近日,一款售价仅为10万级别的铂智3X车型成功逆袭,挑战了售价高达25万的东本S7的地位,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合资车企定价策略的思考,质疑其是否过度收取智商税,这一挑战引发了行业内的热议,对于未来车企的竞争态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合资车企智商税何去何从,25万东本S7遭遇铂智3X挑战


2025年3月,汽车圈上演魔幻一幕:

一边是本田在华首款纯电SUV东本S7上市,单电机起步版定价25.99万,却连激光雷达、高阶智驾都没有,有网友表示,“这是合资车最后的倔强吗?”相较于东本S7评论区骂声一片,隔壁广汽丰田铂智3X,14.98万直接上激光雷达,1小时订单破万,网友直呼“合资终于学会掀桌子了”。

这场荒诞对比背后,藏着合资车企转型的生死密码。


定价傲慢:东本S7的致命伤暴露合资车企认知偏差


合资车企智商税何去何从,25万东本S7遭遇铂智3X挑战


东风本田S7带着25.99万起的定价杀入战场时,评论区瞬间上演当代赛博荒诞剧——4750mm的中型SUV硬刚30万+定价,在问界M7激光雷达矩阵和理想L7移动客厅美学面前,这场用ADS减震+50:50配重对抗智能军备竞赛的突围,像极了举着机械腕表叫板Apple Watch Ultra的old money。当新势力把800V高压平台卷成标配,合资车企仍在用燃油车时代的定价公式给三电系统镶金边,殊不知年轻人早把30万拆解成顶配汉EV+海豹DM-i的“攻守同盟”。

这出定价罗生门撕开了传统车企的认知茧房:当智能座舱迭代速度超越发动机技术更替周期,机械素质不过是新能源世界的入场券。那些试图用“品牌溢价”对冲技术短板的操作,宛如给竹简烫金边冒充电子书,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注定沦为黑色幽默。当OTA进化成为车企的生存刚需,固守成本定价法的玩家,终将在智能平权的浪潮里成为博物馆展品——精致、昂贵,且毫无温度。


技术代差:智能座舱与三电系统的"合资洼地"


东本S7搭载的Honda CONNECT 4.0系统,其操作流畅度仅相当于中国品牌2年甚至3年前的水准,而铂智3X配备的Toyota Space高阶智能座舱,通过与华为、地平线的深度合作,在语音交互、场景化服务等维度实现代际跨越。这折射出合资阵营内部的分化:保守派仍依赖海外总部技术输血,革新派则选择拥抱中国科技生态。

合资车企智商税何去何从,25万东本S7遭遇铂智3X挑战

当比亚迪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重构安全标准,蔚来靠换电体系破解补能焦虑,东本S7的三电策略却停留在“够用就好”的挤牙膏模式。没有全域800V架构撑起的超充速度,没有碳化硅模块加持的能效革命,更别提智能预加热这类科技狠活。当新势力把三电系统卷成科技期货,合资车企还在用燃油车时代的改款思维造电车,这场认知代差注定要让傲慢者买单。

东本S7的三电系统堪称新能源时代的“考古现场”——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撑起615kmCLTC续航看似体面,却在800V高压平台已成主流的战场里,活像举着USB2.0接口吹传输速度。更魔幻的是热管理系统还在用祖传液冷对抗新势力的智能温控黑科技。


品牌祛魅:新能源战场没有"信仰充值"


大众ID.3降价4万后销量暴涨300%的案例已证明: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溢价正在加速蒸发。J.D. Power调研显示,95后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购买意愿从2019年的68%骤降至2023年的29%,“智能化体验缺失”(42%)与“电动化技术滞后”(38%)成主要痛点。

合资车企智商税何去何从,25万东本S7遭遇铂智3X挑战

东本S7发布会仍在大谈“本田运动基因”,却对智能驾驶仅以“L2+”一笔带过,这种停留在燃油车时代的营销话术,在蔚来NOP+城区领航、小鹏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的对比下显得苍白无力。反观铂智3X,通过“丰田第五代智驾系统+高精地图”的组合拳,至少在参数上与中国品牌形成对攻。

合资车企智商税何去何从,25万东本S7遭遇铂智3X挑战

其实,未来的合资路该怎么走,东本真的可以学学广丰或者大众。广丰铂智3X的“中国式觉醒”,供应链开挂:将华为智驾+宁德时代电池+亿咖通芯片,集齐中国科技界“复仇者联盟”。同时,又有价格优势,把激光雷达、Orin芯片、5C超充三大顶配打包卖到13.98万,网友辣评“丰田终于读懂拼多多真香定律”。

大众则是“以退为进”,掏20亿入股小鹏,用国产技术反哺ID.系列,新车型ID.UNYX直接复刻小鹏X9电子电气架构,同时,4S店开卖蔚来换电套餐,彻底躺平承认“中国队友带飞”。


写在最后:

2025,没有“中国魂”的合资电车终成炮灰


当小米SU8能控制用户家里的空调窗帘,蔚来换电站比加油站还密集,华为ADS 3.0让新手秒变老司机时,还在吹“工匠精神”“百年底盘调校”的合资电车,像极了功能机时代坚持实体按键的摩托罗拉——

参数党觉得你菜,

科技党觉得你呆,

性价比党直接把你踢出购物车外。

东本S7的惨淡和铂智3X的爆单,给所有合资车企上了一课:

在2025年的中国,电车可以贵,但不能废;

品牌能溢价,但智商税没人买。

文末灵魂拷问:你愿意多花10万为车标信仰充值,还是转身拥抱国产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