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问界M8电动汽车的电池问题引发争议,一张合格证上的信息不一致成为焦点,原本标注的“三元锂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却变成了“磷酸铁锂”,对此,争议不断,关于两种电池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讨论成为热点话题,事件引发消费者对汽车厂商透明度的质疑,并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关于问界M8部分车型的出厂合格证电池类型和车辆上市时宣传不符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事情起因于部分问界M8 Max+和Ultra版车主在查看车辆出厂合格证时,发现“储能装置单体种类”一栏标注为“磷酸铁锂蓄电池”,而官方此前在宣传资料、官网参数中明确表明这两款高端车型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考虑到问界M8的售价在35.98万到44.98万元之间,属于中高端车型,消费者对车辆配置细节的关注度高。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不同类型的电池不仅代表技术路线的差异,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消费者对电池类型如此敏感的原因,源于两种电池的差别,三元锂电池堪称电池界的“续航达人”,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是“安全卫士”和“长寿星”。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问界反应迅速,在用户APP上发布回应,承认是“出厂合格证中电池类型一栏印制错误”,并强调实际搭载的电池与车辆准入公告及官网参数一致,均为三元锂电池,提供了查验电池包铭牌信息的渠道,并承诺会补发正确的合格证。 这个“印制错误”确实显得有点“低级”,出厂合格证作为车辆的重要文件,承载着车辆的关键信息,其中的错误可能反映出流程中的审核漏洞或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尤其是在问界M8热销的背景下,交付压力增大,更应该在细节上把控到位,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说,消费者的信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个小失误就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种情况,最担心的无非是两点:一是是否被欺骗,二是自身权益是否有保障,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实际电池类型是三元锂,并通过查验电池包铭牌来确认,但普通用户可能并不清楚如何查验铭牌,也不知道铭牌的位置在哪里,官方是否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指引,比如拍照示例、视频教程等,从而更方便地验证? 补发合格证的流程是否便捷、需要车主跑多少趟、多长时间能拿到正确的合格证等细节问题也是消费者所关心的,车企需要思考如何完善内部审核机制,向用户展示“有错就改,精益求精”的决心,对于问界M8来说,这次事件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契机,如果能借此完善内部流程、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服务细节,反而能让品牌更加成熟。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中必须面对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守住品质底线、如何在用户越来越“挑剔”的今天持续赢得信任等挑战,希望问界能借此机会不断进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