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流量至上的时代即将结束,网红车型的生存空间面临挑战,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汽车厂商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营销效应,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才能长久生存,网红车型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俣祺
导语:雷军或许还在纳闷,他凭借多年互联网思维打造的网红营销帝国,为何在涉足传统汽车行业后会遭遇困境。
两败俱伤的网红经济
之前被各家车企挂在嘴边的“智驾”,今年突然人人喊打,小米汽车的责任难以回避。
最近各家车企都在逐渐更改智驾信息,小米此次将官网和车型身上所有“智驾”标识都替换为“辅助驾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也代表了对汽车工业和流量文化的一种反思。
小米汽车的诞生自带网红基因。
雷军用“科技网红”的人设亲自下场,从直播拆解技术到开SU7漂移,从“50万以内最好的车”到交付日为首批车主开车门,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了流量经济的核心。
这种通过个人IP把流量转化为销量的策略,在SU7预售阶段就创造了4分钟大定破万的成绩,甚至让“开小米SU7”和“时尚icon”划上了等号。
但问题在于,当“智驾”配上离谱的营销话术,消费者对技术边界的认知就被严重扭曲了,安徽高速的事故中,驾驶员在NOA模式下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种对“智驾”的过度信任,正是网红营销制造的技术幻觉。
对于这种情况,官方不得不采取行动,工信部的监管政策明确要求车企禁用“智驾”等误导性词汇,表面上看是单纯的术语规范,实际上也是对车企宣传时“模糊边界、夸大功能”的及时纠正。
从小米的角度看,最近被营销号疯狂带偏的“雷军降职”事件,虽说是小米内部的正常调整行为,但此次上海车展雷军却是实打实的缺席了,雷军作为小米汽车的流量担当,个人微博就曾创造单日涨粉50万的纪录,“劳模企业家+科技极客”的人设可以说是小米汽车最大的营销资产,但当安徽事故引发“雷军是否该为产品安全负责”的舆论时,这种高度绑定的人设反而成了小米在舆论反击时的最大阻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曾指出,“车企营销应坚守用户中心、品牌价值与数据决策三大核心,过度依赖创始人IP可能导致行业生态失衡”,这次公众把对产品的质疑直接转化成了对个人的声讨,“雷军道歉”“雷布斯打脸”等词条的传播量超过千万次,小米不得不通过淡化创始人角色来减小风险。
当流量逻辑遇上技术现实
如果说智驾事故只是之前小米“重流量”带来的反噬,那么小米SU7 Ultra马力限制事件就是纯纯的自作自受了,这款主打1500匹马力、0-100km/h加速1.98秒的国产超跑,在营销阶段被包装成了“性能信仰”,相关话题播放量破10亿次,但前不久小米试图通过OTA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刷圈速才能解锁1500匹马力时,本质上就是承认前期营销的失误。
虽然现实中超过80%的车主从未在赛道以外的场景使用过全部马力,但车主需要的时候你给不给?出了问题想把吹出去的牛收回来就有点难了,再加上高流量的传播机制下,一个技术争议的问题直接演变成了小米品牌的信任危机,不得不花费巨大的营销成本进行危机公关,德勤中国就曾强调,“新能源汽车竞争已从产品转向服务,车企需建立全链路用户运营体系,而非依赖短期流量炒作”,现在华为、小鹏等企业都已经转向合规的技术营销了,只有小米还贴着网红标签到处晃,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小米的展台仍在发帽子搞噱头,而华为和小鹏则展示了更为务实的技术,一个个扎实的技术背书正是小米这种网红品牌最缺的,流量退去之后的泡沫如果说以上都是小米汽车最初没考虑够导致的,那小米汽车的市场问题可就是早就预料到的了,毕竟只有网红才知道自己到底制造了多少泡沫,今年SU7 Ultra上市时大定破万,最后却因为产能不足导致交付周期长达7个月,饥饿营销的同时催生出了畸形的二手市场,市场上有车主提车后1个月就高价变现,租车市场的日租金更是高达一万块,这种现象完全是小米主打的“稀缺性崇拜”,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车,更是社交平台上的资本,但泡沫始终是泡沫,当小米宣布今年产能目标能达到35万台的时候,二手市场的溢价就迅速缩水了30%,一下“砸手里”的尴尬太多了,另一方面来看网红经济的轻资产模式在售后环节也出了问题,小米汽车采用的“线上订车+线下体验店”模式全国售后服务网点却严重不足还不到传统车企的十分之一之前就有媒体爆出某车主的SU7发生事故后因为配件供应问题维修等待了长达18天期间还未获得任何形式的补偿这种体验和小米承诺的贴心服务形成了强烈反差凸显出了网红企业重营销轻服务的通病这背后就在于网红文化下的用户关系是“一次性狂欢”而不是长期陪伴大量云用户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误判当真实车主遇到售后问题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擅长制造话题却没有服务体系支撑的流量团队而不是值得信赖的汽车制造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二手车保值率报告中显示新能源汽车一年的保值率仅为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中国汽车工业从来都不是流量制造的狂欢而是对安全的敬畏对技术的执着和对用户的承诺没有这些所有的流量最终都会是泡沫而网红车型也势必会走向灭亡写在最后短视频平台上一个老板漂移的镜头就能带来百万点赞但放在日常用车的高速公路上却需要百万次的精准调校同样一场直播就能换来惊人的订单量但一个可靠的售后服务网点都得需要数年的布局汽车工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只有真正懂得汽车了解汽车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并成功
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