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研发出锂离子电池新监测技术,解决了长锂枝晶问题,该技术能有效监控电池内部状态,提高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新技术的应用将促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进步。

我国研发锂离子电池新监测技术:不怕长锂枝晶了

新闻消息来源电脑知识网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院成功开发出一种长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锂枝晶生长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长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电池使用安全与服役寿命的难题,针对这些挑战,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的新型原位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锂离子电池自身的电解液和材料构建传感界面,无需额外封装即可实现高精度压力监测,这种结构不仅与电池材料高度兼容,还解决了传统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腐蚀性环境中的稳定性问题,实验表明,该技术在电池内可以稳定工作超过一个月,并能够通过压力曲线的不对称性和峰值变化来捕捉锂枝晶的不可逆沉积情况。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的出现为智能电池设计开辟了新的路径,其低成本、高精度和长寿命特性特别适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该技术有望在电池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上图为我国研发的这一锂离子电池新监测技术的形象展示图,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锂枝晶生长对电池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