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暗语,患者需听懂这些暗语以避免误解和吃亏,本文提醒患者要关注医生的语言,理解其中的专业含义,确保自己的健康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不要等到出现问题才后悔没有听懂医生的暗语。
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在体检时发现某些指标不正常,于是前往医院咨询,医生在检查后可能会使用一些看似简单的表述,如“观察一下”、“多喝点水”、“不排除……可能”等,这些背后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医学决策逻辑,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或重视,可能会导致治疗延误、诊疗不足或过度诊疗。
“观察一下”
当医生说“观察一下”,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敷衍或者认为没什么大问题。“观察一下”是一种有策略的医疗处置措施,遵循的是“最小干预原则”。
以下几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观察一下”:
- 轻度异常时的动态观察,当体检发现某项指标轻度异常,如肿瘤标志物升高一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以积累更多信息,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过度诊疗。
- 初步估计问题不大,但需警惕潜在风险,对于一些初步判断问题不大的情况,医生会建议观察,暂不进行诊疗干预,但需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有新变化,及时就医。
- 自限性疾病或暂无有效治疗手段时的观察,如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应避免过度用药,多休息和营养,促进自愈。
- 病因不明但需密切监测病情时的留观,某些病情不允许回家观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医院“观察”(留观),以便医生随时处置。
- 尽管诊断已经明确,但可以暂不处理的观察等待(watch and wait),某些惰性淋巴瘤生长发展缓慢,经医生判断并结合患者意愿,可以观察等待,定期复查,一旦有治疗指征,再开始治疗。
提醒:“观察一下”≠放任不管!需注意定期复查,有异常随时就诊,医学上,暂时不处理(观察)有时就是最好的处理。
“多喝点水”
这句医生的建议背后有着多重医学考量,并非简单的建议,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排出,缓解某些轻微不适,多喝水还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辅助药物发挥作用。
提醒:当医生交待“多喝点水”,不要当作是可有可无的废话而无视,但建议避免饮料,白开水最佳;特殊人群需遵医嘱个体化调整。
“考虑……可能性大”或“不排除……的可能”
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了医学诊断的复杂性,医学存在不确定性,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医生会根据目前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但可能还存在其他可能性,这需要医生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提醒:对于这类表述要正确理解,医生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只是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诊断;可以按照医生建议该进一步检查的要及时检查以获取更多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这个药先吃着看”
这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试探性处置策略体现了医学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医生会根据症状及临床经验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让患者“这个药先吃着看”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后续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提醒:对于医生的这种建议不要觉得医生是在拿病人做试验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医生没有水平而应遵医用药,用药期间要关注病情变化并注意复诊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医生会根据反馈来决定是否需要修正判断或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医生的“暗语”家属进来一下”,这句话确实可能涉及重大病情告知(比如癌症诊断)、治疗风险沟通(比如手术并发症)、临终关怀决策等但并不一定都表示病情很严重,家属在医疗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医生可能需要与家属沟通病情、了解病史以及交待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等,因此不要盲目紧张听到这句话就认为病情很严重应认真倾听医生的话确保准确理解医生传达的信息,如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医生进一步解释务必了解清楚以便更好地配合,除了上述常见的“暗语”医生们可能还会使用其他表述如“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调理一下”、“回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等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正确理解背后的真正含义并主动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来,总之最佳的医疗决策永远诞生于医患共同理解的基础之上,策划制作作者丨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审核丨唐芹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副秘书长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策划丨钟艳平责编丨钟艳平审校丨徐来林林提醒大家:当无法理解医生表达的意思一定要跟医生沟通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即便是本文的解读也仍然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