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车企财报,财务结构呈现分化趋势,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压力,国内车企展现出韧性,在营收、利润和市场份额等方面,部分车企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一些车企面临财务挑战,需要寻求转型和创新突破,总体来看,国内车企在财报中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和潜力。

车企财报观察,财务结构分化背景下国内车企韧性显现

随着国内外上市车企财报季的来临,汽车产业的重资产特性及其所面临的负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宏观经济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成为了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汽车产业由于其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的巨额投入与回报的相对缓慢,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从刚刚发布的2024年财报来看,无论是国际汽车巨头如通用汽车、大众、奔驰、丰田等,还是国内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等,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尽管负债率普遍高企,国内外车企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的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其中比亚迪的表现尤为突出,近半年来,比亚迪的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若按当前趋势发展,今年内其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 深入解析负债结构后,我们发现不同车企的债务情况千差万别,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息息相关,销量和营收的增长直接带动了负债规模的提升,以丰田和大众为例,它们在2024年的总负债均超过了万亿元,甚至超过了其同期的营收,总负债并非衡量企业债务负担的唯一标准,有息负债才是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的关键,对比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情况,“西高东低”的现象十分显著,国内主流车企对有息负债的依赖度较低,显示出较低的偿债压力。 以比亚迪与通用、福特等规模相近的企业相比,更能凸显国内车企在负债指标上的优势,虽然比亚迪的资产规模与通用和福特相当,但其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这两家国际企业,比亚迪的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也较低,体现出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国内车企的业绩增速也远超海外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智电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合理的资产负债规模对于车企的发展至关重要。 虽然高负债经营引发了一些对风险的担忧,但综合财报数据来看,中国车企的负债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高,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中,谁能在发展中平衡好资产与负债的规模,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王者,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确保发展的同时降低负债风险,将是其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

车企财报观察,财务结构分化背景下国内车企韧性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