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主峰会上,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出席并做主旨发言。围绕终端侧AI如何为半导体产业带来变革和机遇这一主题,分享了高通在终端市场与移动计算市场的洞察。
集微半导体大会举办9届,高通九赴集微之约。孟樸首先表达了对于此次大会成功举办的祝贺。孟樸表示,过去的九年,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终端产业链在全球的快速发展,高通也一直在中国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在张江,在过去的9年间,高通上海工程师人数实现翻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球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的科技公司中是为数不多的。感谢浦东区政府、上海市政府各个部门和领导对高通的大力支持。”孟樸说。
AI成为新UI 为芯片业带来结构性新需求
孟樸指出,过去十年,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而从2024年开始,生成式AI成为新的变量,正在深刻重塑整个计算产业的底层逻辑。这场变革,不再只是模型参数的飞跃,更是AI从云端走向终端的开始——从“看得见未来”,迈入“用得起、用得上”的新阶段。
在这一转变中,终端侧AI的价值愈发凸显。它能够在本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保护隐私数据不出设备,提供更稳定、更个性化的智能体验。无论是手机中的语音助手,还是车内的智能座舱,终端侧AI正让智能服务变得更快、更安全、更懂你。
与此同时,一个显见的趋势是,AI的未来不是“云”或“端”的单选题,云端的模型能力与终端的即时响应能力,需要相辅相成、协同进化。
“这正是高通所强调的混合AI架构——让AI任务在云端与终端之间动态分工,实现性能、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平衡。一句话概括就是——小事、快事问手机;大事、复杂事问云端。”孟樸说。
孟樸表示,AI正在成为新的UI。过去,需要手动点击应用、搜索功能,而现在,AI智能体正以对话、语音、视觉等自然的方式,重构人机交互的入口。用户无需打开特定App,只需表达需求,AI智能体便可实时分析、理解意图,完成任务分发、规划,并最终调用娱乐、电商、导航等各类服务。
以一个出差场景为例:当收到一封会议邀请邮件后,端侧AI智能体可自动识别出差意图,结合本地日历、常用航班记录和差旅偏好,快速生成一份初步行程建议,包括航班时间、酒店预订和会议地址导航。不仅如此,智能体还能主动提醒用户准备所需材料,提前整理会议材料。在出行过程中,智能体还能联动天气、交通、航班动态等信息,实时调整出发时间;到达目的地后,还能结合用户饮食偏好和会议地点,为其推荐附近的午餐场所。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操作,让商务出行更加高效、有序,也更贴近用户习惯与需求。
孟樸强调,AI正在取代“以应用为中心”的交互方式,成为真正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入口”。这一趋势,不仅将重塑用户体验,终端侧AI正在成为新一代计算平台的必备能力,也为整个芯片产业带来了结构性的新需求。
软硬协同 让AI在终端“跑起来”
根据IDC的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3.8%,到2028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超过2,800亿美元。在强劲的增长势头下,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AI终端的元年,终端侧AI正加速成为各大厂商重点布局的领域。
随着生成式AI从云端延伸到终端,整个半导体产业也正迎来 “芯”机遇。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受AI和高性能计算(HPC)需求增长的推动,将实现15%的同比增长。展望未来,AI 还将成为芯片产业的长期驱动力,有望推动全球芯片销售在2030年突破万亿美元规模。
孟樸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AI 正在加速向边缘和终端下沉,这不仅拓展了AI的应用边界,也对芯片架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芯片设计之初,就将AI的理念深度融入整颗SoC之中。
据孟樸介绍,以最新一代的高通骁龙平台为例,高通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异构计算系统——它将多个处理单元深度融合,包括AI专用的 NPU、高性能 CPU、GPU、ISP、DSP 等。AI 应用可以根据不同任务的特性,在这些计算单元之间实现动态分配,从而兼顾性能、能效与响应速度,达到最优运行效果。
“比如,对于突发性的、对时延敏感的任务,我们会调用通用的硬件加速单元,比如 CPU 和 GPU,快速完成处理。而像拍照、录像、生成式 AI 这类需要持续高算力、又必须兼顾功耗的场景,则由我们的高能效 NPU 来承担主力。”孟樸说。
正是通过这种任务驱动、资源调度的智能架构,终端设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 AI 体验。
光有强大的硬件还不够。AI 能否真正落地到终端,还需要软硬协同。这意味着高通不仅要在芯片层面构建强大的异构计算能力,更要在平台层面做大量系统级优化。从模型的部署、量化与编译,到运行时的调度和调优,构建一整套完整的 AI 工具链和软件框架,帮助开发者高效调用每一项计算资源,让 AI 在终端跑得起来、跑得快、跑得稳,并且功耗要做到尽可能的低、省电。
携手产业生态 推动终端AI落地普及
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设备市场,也是AI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孟樸称,很高兴看到中国的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等终端企业,正在成为全球终端侧AI应用的先锋力量。
高通正在携手整个终端生态,共同推动终端侧AI的落地与普及。在智能手机领域,与包括小米、荣耀、OPPO、vivo在内的多家中国厂商合作,基于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推出承载丰富生成式AI用例的旗舰终端。目前,骁龙8至尊版已经有超过100款设计,包括已发布的和正在开发中的产品。
在PC领域,机构数据显示,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出货的PC中,AI PC占比为17%;到2028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迅速增长到70%。2028年,中国市场的下一代AI PC的出货量将是2024年的60倍。
据孟樸介绍,在这一趋势下,高通正携手产业伙伴共建AI PC生态。目前,高通的合作伙伴已经发布了超过80款搭载骁龙X系列计算平台的AI PC设备,预计到明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款。
在众多终端形态中,汽车正成为终端侧AI落地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具备丰富的传感器、强大的计算平台,更拥有多样化的交互场景,对AI的实时性、可靠性、个性化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高通已与多家中国主流车企展开合作,加速智能化体验落地;仅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众多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基于骁龙数字底盘推出了超过210款车型。为更好推进与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深入合作,高通公司已经在中国连续三年举办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
孟樸强调,从智能手机到 AI PC,从智能网联汽车到智能眼镜、头显设备,生成式 AI 的应用正在快速拓展到各行各业,融入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趋势,半导体企业不仅要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更要与软件、算法、应用等生态各方紧密协同,构建一个真正开放、可持续的智能终端生态。
展望未来,孟樸表示,高通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推动 AI 在终端侧的加速落地,共同拥抱由终端侧 AI 驱动的“芯”增长,探索更加广阔的未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