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浑噩噩松弛了好一阵子,今天突然
来了精神,一口气处理完堆了半个月的杂事,作息归了位 —— 心里那块悬着的
石头,总算落了地。
可日子就是这样:忙起来
脚不沾地,回头一想又像啥也没干。
时间在锅碗瓢盆、
工作琐碎里悄悄溜走,迷茫和焦虑还是老样子,生活没
什么新波澜。
只求我爱
的人、爱
我的人,都平平安安、健
健康康。至于未来,就揣着
一颗平常心去撞撞看 —— 除了生死,好像也没什么扛不住的。
以前总觉得 “四十不惑” 是种智慧,真
到了这岁数才明白:岁月一轮轮碾过,人就像院子里的老槐树,树皮一层层褪了又长,摸上去糙糙的,却透着股风干后的安静。话少了,不是冷漠,是把年轻时挂在嘴边的 “凭什么”,悄悄换成了 “算了”。
年轻时多爱热闹啊。觉得朋友越多路越宽,没事就组局聚餐,
手机里存着几百个联系人,生怕漏了哪个 “有用的人脉”。酒桌上拍着胸脯说 “有事找我”,转头就忘了对方叫啥。
人到中年才幡然醒悟:好的关系看质量,不是数量。这不是变冷漠了,是终于懂了现实 —— 精力就这么多,经不起瞎折腾。
后来慢慢退出了那些聒噪的群,推掉了没意义的饭局。人生过半,实在没力气陪人 “演戏” 了。精简社交圈,学会 “断舍离”,才能把日子过成
自己的。
想活得清净,这几种人最好离远点:
心理学上有个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说人越老,越在乎感情上的舒服,而不是瞎凑一堆交换信息。
中年以后,就想跟懂
你的人待着,把时间留给能互相惦记的人 —— 而不是总消耗你心力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一见面就开启 “抱怨
模式”:
吐槽老公懒、婆婆凶、
老板抠,好像全世界都欠她的。你好心劝两句,她转头又说 “你不懂我的苦”,接着把负面情绪全倒给你。
她是舒坦了,你却像被泼了盆冷
水,一整天都提不起劲。时间长了,你也会跟着变得暴躁、消极,慢慢丢了对生活的热乎劲儿。
老话早说透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好的关系该是互相搭把手往上走,不是拉着你一起在泥里打滚。这种只会吸血的朋友,趁早断了吧。
有种人,你混得好时,天天围着你转,嘴里全是 “咱哥俩谁跟谁”;你落难了,他跑得比谁都快,甚至背后踩你一脚。等你缓过来了,他又嬉皮笑脸凑上来:“好久不见,想你了。”
说白了,他跟你好,不是看情谊,是看你有没有 “利用价值”。表面上八面玲珑,实际上一肚子算计。跟这种人来往,掏心掏
肺只会被当成傻子。
中年人的社交,贵就贵在 “真诚”。心里的热乎劲儿就那么点,耗一次少一次,犯不着给虚情假意的人浪费。
与其交一群 “锦上添花” 的酒肉朋友,不如留一两个 “雪中送炭” 的真兄弟 —— 难的时候递杯
热水,比平时说一万句漂亮话都强。
有的人,二十岁啥样,五十岁还啥样。安于现状不算错,但见不得别人好就没劲了:
你攒钱买了房,他说 “折腾啥,
租房多自在”;你考了个证想跳槽,他说 “都这岁数了,瞎折腾啥”;你聊点新趋势、新想法,他翻个白眼 “吹
牛逼呢”。
中年哪是人生的终点啊?明明是下半场的开场哨。跟这种总在原地打转的人耗着,只会被拖垮。
不如把时间留着提升自己,往积极的圈子里凑 —— 哪怕一
个人往前走,也比被拉着倒退强。
有些人不是怕你摔跟头,是怕你爬得比他高。
人到中年,
朋友圈该瘦瘦身了。远离消耗你的人,删掉无意义的社交,把剩下的日子,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毕竟,舒服的关系不用费劲维持,就像好
天气,光是待着,就很安心。
我是包小可,在岁月里慢慢筛掉浮躁,留下真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我们
都能在精简的生活里,遇见更自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