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持续攀升,空调升级也成为高校后勤工作重点。既要确保师生凉快舒服,又不能电费过高。为此,节能舒适型空调被看好。在众多换新名单上,海尔智慧楼宇这个“学霸级选手”高频出现,成为北大、清华等各大高校首选。原因何在?秘密就藏在这两件事里:
一是施工过程高效快速。既不能耽误校内师生教学工作,又能将施工量尽量减少,快速完工;二是运维环节要节能省钱。不仅要运行省电省钱,管理也要高效,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基于这两方面的实力,海尔早已入驻众多高等院校,成为百万学子的“校友”。
安装时间紧、施工量大?海尔:省时、省心
高校换新不能“大动干戈”。毕竟课要正常上,餐厅要供餐,实验室不能关,假期也要注意不能耽误留校学生休息。但传统安装又打洞又排线,粉尘噪音不说,一栋楼换完得半个月。海尔把麻烦减到了最少:管、线、内机都不换,还不破坏装修、不耽误教学。南京林业大学用该方案后,工期缩短60%,改造成本降低50%以上。
还有模块化改造、无损拆分等方案。工作人员先对机组进行拆分,到达学校后再进行专业化组装,减少施工量和施工时间,周末甚至是夜间也能快速换新。
运行耗电量大、管理难?海尔:省钱、省力
运维也是高校后勤的“老大难”。传统空调能效水平低,运行时间久了能效还会衰减,电费越来越高。上海大学用海尔磁悬浮空调改造后,系统换热效率提升15%以上,年用电量从582682kWh降至346879kWh,轻松省下20万度电。
当然,老旧空调费电是一方面,坏了还难修。一栋楼几十台,哪台出问题得挨个查,费时费力还影响师生体验。而AI智控方案能自动向手机、电脑端传送异常位置及类型,快速解决问题。还能根据人数、天气等自动调温,管理节能20%。目前,这个方案最快3天部署,平均1.2年就能回收建设成本。
事实上,就算是新建项目,海尔的方案照样吃香。空调和新风系统联动,施工时跟土建同步推进,校舍完工就能用,省工期不说,还能为以后几十年的节能打好底子。
从施工时的“不添乱”,到用起来的“少花钱”,海尔早就把高校需求摸得透透的!想了解更多学校空调改造的实用妙招?锁定7月25日2025教育高峰论坛,让学校后勤不头疼,让师生们更舒适的空调方案,一次性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