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小尺寸Pro的首秀 历代最小差距
以往的Pro的名号都是留给大屏,而这次大屏则是变成了更上一层楼的Pro Max,作为最“全面的科技影像影像巅峰旗舰”发展;
而这次的Pro则的定位则变成了“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专注于小屏机型上的极致体验。
所标的Pro,代表着这款小屏幕绝无妥协的产品质量与硬件堆料,同时还内含着小米多年的一大一小战略对产品设计的精准控制,充满着专属小屏幕的设计哲学。
在开启本次小米17 Pro的深度评测前,我们不妨先抛出一个核心结论,用最直接的表述打消大家的疑虑:
参照小米历代大小屏旗舰机型,本次小米17 Pro与Pro Max之间的体验差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小程度。
机身尺寸和重量:6.3英寸的屏幕对比6.9英寸,192g和219g,是两者最直观的区别。这与其说是差距不如说是特色。小屏幕和更轻的重量让单手握持拥有更佳的手感,这是Pro Max的大屏幕难以做到的独家体验。
相机:受限于小屏机身的内部空间,小米17 Pro未能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但仍然有一颗同样是5X的光学变焦镜头可供使用,捕获远处细节的能力依旧亮眼,成像效果完全能满足用户对高端影像的核心需求。
屏幕:仍然使用传统的Pentile像素排列,但是相比Pro Max,Pro的屏幕分辨率反而更高,屏幕还更小,实际显示的画面细腻程度和PPI一点不输给有超级像素排列的Pro Max。
散热:更小的机身意味着更紧凑的散热空间,这是行业公认的物理难题。但本次小米17 Pro在6.3英寸的机身下放入了4637mm²的散热面积。比上代的大屏Pro还要大14.4%。在高负载游戏、长时间视频拍摄等场景下,依旧能稳定释放性能。
电池:同样受限于机身尺寸,但小米17 Pro 采用的和Pro Max同样的L形异形电池,将电池容量做到了6300mAh,这一容量远超同级别小屏机型,更是相比上代Pro的电池还要大200mAh。
剥离这些因尺寸差异带来的细微调整,小米17 Pro本质上就是一台浓缩版Pro Max。
它完整浓缩了 Pro Max 的旗舰级芯片、核心交互逻辑与性能调校,真正实现了 “小屏机身,旗舰体验” 的无缝衔接。
以下是详细参数表: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体验这台小而强的Pro机型,看看它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