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雄性蓝纹章鱼采取了独特的交配策略,为避免被雌性或其他天敌吃掉,它们会使用迷晕的手段来迷惑对方,以便在交配过程中保护自己,这种看似下作的策略实际上是生物进化中的一种适应机制,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存的智慧和残酷。

蓝环章鱼是海洋中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之一,它的体型虽小,但分泌的毒液足以致命,对于人类而言,这种毒素是致命的,但对蓝环章鱼来说,有时这种毒素可以作为麻醉剂使用,甚至在交配时用于避免被吃掉。

研究人员观察到雄性蓝纹章鱼在繁殖期间会使用一种特殊策略:它们会向伴侣注射河豚毒素,这是一种致命毒素,蓝纹章鱼(Hapalochlaena fasciata)是蓝环章鱼属下的一种,其交配方式独特且引人注目:通过下毒、迷晕再交配,以此避免被雌性吃掉。

迷晕再交配!为避免被吃掉 雄性蓝纹章鱼手段很下作

动物界有许多奇特的繁殖习惯,“性食同类”便是其中之一,即在交配后吃掉自己的伴侣,在章鱼中,这种现象很常见,雌性蓝纹章鱼在产卵期间为了照顾孩子,会长时间不吃不喝,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时的雄性成为了雌性补充体力的理想目标。

迷晕再交配!为避免被吃掉 雄性蓝纹章鱼手段很下作

为了避免被吃掉,一些雄性章鱼进化出了远距离授精的能力,使用交接腕将精子囊送到雌性的输卵管中,蓝纹章鱼的交接腕较短,因此它们采取了更为特殊的策略:使用河豚毒素迷晕雌性再交配,这种情况是由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并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

迷晕再交配!为避免被吃掉 雄性蓝纹章鱼手段很下作

在交配前,雄性蓝纹章鱼会咬住雌性的主动脉并注入毒素,仅8分钟后,雌性章鱼就会出现呼吸减慢、颜色苍白等迹象,表明已经被迷晕,这种状态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雄性在此期间完成交配,一旦雌性苏醒,就会推开雄性,值得注意的是,雌性蓝纹章鱼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不会因毒素而死亡,雄性储存毒液的唾液腺虽然比雌性大3倍,但它们精准控制用毒剂量,以确保既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此次研究中,虽然章鱼均未死亡,但只有5只雄性表现完美。

迷晕再交配!为避免被吃掉 雄性蓝纹章鱼手段很下作

一些人可能对雄性蓝纹章鱼的自保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它们为何如此抗拒成为伴侣的晚餐,雄性蓝纹章鱼只交配一次后就会死亡,它们可能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后代免受潜在威胁,这种下毒策略虽然危险但也反映了生物为了繁衍后代所采取的独特和适应性行为,相比之下雄性澳大利亚红背蜘蛛更具奉献精神它们在交配后会主动靠近雌性甚至献上自己的腹部鼓励雌性吃掉自己这种行为对雄性蜘蛛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延长交配时间增加受精卵数量;二是确保后代都是自己的血脉,这种现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迷晕再交配!为避免被吃掉 雄性蓝纹章鱼手段很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