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圆满结束,本次车展呈现“两少一多”的特点,即传统燃油车数量减少、参展商数量减少,而新能源汽车的展示则大幅增加,随着新能源大车的步步觉醒,展现出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本次车展展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创新,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上海车展落幕,新能源大车崛起,两少一多成趋势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上海车展上,我们将会观察到汽车行业一个显著的趋势:燃油车型和紧凑型车辆的身影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大型车辆的集中亮相,从极氪9X等大型全尺寸SUV到乐道L90等六座纯电动旗舰车型,汽车厂商不再局限于小型车市场的竞争,而是纷纷进军大型且全面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显著的产品结构调整,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层次变革。 本届车展的展车名单中,新能源车型的占比高达67%,而燃油车仅有30款,且大部分来自合资品牌,尽管保时捷带来了V8发动机,但其人气却不及小米、问界等新势力车企,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是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60%,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从最初的尝试逐渐转变为如今的放心大胆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大型车辆已经成为车展的绝对主角,极氪9X车身超过5.2米,轴距达到3.2米,其预售价已经接近百万级别,蔚来乐道L90与理想L9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它们都主打全家出行概念,而像理想MEGA Home特别版这样的车型,更是通过旋转座椅和小桌板的设计,将MPV打造成了一个移动客厅,这些车型的共同特点是空间大、续航长、配置高,打破了很多人对纯电动车只适合代步的固有印象。 市场反馈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趋势,家庭用户在购车时,空间和续航已经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因素,在30万元以上车型中,六座和七座新能源车型的占比已经提升至42%,像极氪9X黑金版这样的百万豪车,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这不仅证明了高端市场不再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专属,也表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大车的崛起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进化,本土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地平线等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而华为甚至跨界提供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快速补齐短板,这种生态协作让中国从低端制造业产地升级为源头供应商,未来的汽车新技术创新不再依赖海外技术,而是基于本土研发的积累。 上海车展所呈现的“两少一多”现象,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技术革命的必然,汽车厂商对新能源大型车辆的集体投入,反映了消费者对家庭出行和高端用车的需求,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力的硬碰硬阶段,这场变革中,只有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领先,因为消费者既追求大而全,也追求精而尖。

上海车展落幕,新能源大车崛起,两少一多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