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海女长年潜水,其后代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理特征,包括更强的耐寒能力和更低的血压,仿佛进化出了“超能力”,这一现象可能揭示了环境因素对人类基因表达与适应性的深远影响。
电脑知识网报道,五月八日的新闻中,韩国济州岛的“海女”因其非凡的潜水能力而备受瞩目,这些女性自幼便开始在寒冷的海域中潜水捕捞贝类,甚至在孕期也未曾中断这项活动,更令人钦佩的是,她们在分娩后短短几天就重返大海,仅凭一口气能下潜至二十米的深度,每天潜水时间长达五小时,从未依赖任何现代潜水装备。 最新发表在《细胞报告》上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海女经过千年演化所独有的生理适应性,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济州岛居民的基因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自然选择留下的深刻印记,这些适应性不仅涵盖了后天训练所带来的生理变化,更包含了基因层面的进化优势。 长期潜水训练赋予了海女卓越的心血管调节能力,在模拟潜水测试中,当受试者面部浸入冷水时,普通济州岛居民的心率每分钟减缓约20次,而资深海女的减缓幅度更为显著——有记录显示,一位海女的心率在短短40秒内就下降了15次,这种被称为“潜水反射”的生理现象使她们能够更高效地使用体内氧气,研究人员明确指出,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长期潜水训练获得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基因层面的发现,科学家在肌聚糖基因中发现了一种特殊变异,它与海女的卓越耐寒能力密切相关,在模拟冬季潜水的冰水测试中,携带该变异的受试者展现出了更强的寒冷耐受性,研究还发现33%的济州岛居民携带的降压基因变异,这一比例远高于韩国大陆居民的7%。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基因变异可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被自然选择所保留的,用以保护孕期仍在潜水的海女免受子痫前期的威胁,大约1200年前,携带这种保护性基因变异的孕妇能够在持续潜水的情况下安全妊娠,而缺乏这种变异的个体则面临更高的风险,经过世代的累积,这些有益的基因变异在济州岛人群中逐渐扩散。 除了上述发现,这种进化优势还可能带来了额外的收获——济州岛居民的中风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仅为韩国大陆的三分之一,甚至优于美国平均水平,研究团队负责人伊拉多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对环境适应的惊人潜力,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们计划将研究扩展到其他特殊环境群体,期望这些自然进化的案例能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海女的故事证明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身体能够演化出应对极端环境的精妙策略。 (配图说明:济州岛海女长年潜水让后代进化出超能力——更耐寒、血压更低,图片展示了一位海女潜入海水中的情景,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