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投入使用了“无人塔吊”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实现了远程操控,该系统采用智能化技术,通过远程操控,使塔吊操作更加精准、高效、安全,这一创新应用标志着建筑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了重要一步,将极大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水平。
电脑知识网5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日前在四川成都的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成功投用,这一被誉为“无人塔吊”的系统是首次在四川地区投入应用。
该塔机智能集控系统依托5G通信、物联网和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了塔机群组的远程集中操控、智能避障和实时安全预警,系统在运行中,塔机的运行轨迹、吊装荷载、环境风险等数据均能实现毫秒级响应与协同调度,延时不高于100毫秒。
该系统建立了适应施工现场复杂环境的5G网络,并采用了边缘云技术及远程控制数据多重校验机制,在地面数字化驾驶舱内,操作人员可以对多台施工现场的塔机进行远程控制,系统还配备了通讯数据多重校验机制,确保在通讯异常时塔机能自动停车。
在投用现场,记者看到项目施工人员通过监控屏幕,对工地的塔吊机进行远程操控,3吨钢筋在空中平稳转运,定位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现场的风速、吊重、吊钩高度、回转角度等参数均在屏幕上实时显示,过去需要多名信号工协调的吊运任务,现在通过AI算法能自主规划最优吊装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塔吊上的高清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等7种传感器,建立了一个数字孪生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实时捕捉吊钩的毫米级位移、吊物的重心偏移,以及突发的阵风扰动等信息,塔吊还可以通过AI视觉系统实现自动避障,当两台塔机间距进入危险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蜂鸣警报并自动修正轨迹。
这套塔机智能集控系统的投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整体效率15%以上,还大幅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相较于传统作业模式,现场塔司、指挥数量至少减少30%,运行成本节省30%以上,该系统的应用还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