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决定离职的时候,我就抱着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松散心态 —— 既然暂时不想被工作裹挟,不如趁着这金秋气爽的好时节,痛痛快快玩上一段日子,彻底松口气。至于工作的事,等年后再说吧,先让自己在这段间隙里,好好感受一下生活本来的样子。

可真等过完年,我早就被躺平的舒服日子给惯坏了,怎么也提不起劲儿继续找工作。再说了,就算鼓起勇气投几份简历,十有八九也是石沉大海,连个水花也溅不起来。索性就破罐子破摔,继续放浪形骸,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纸醉金迷。直到钱包彻底瘪了下去,像是在我耳边哭哭啼啼求我停手,我这才不情不愿地点开了招聘软件,磨磨蹭蹭开始刷起了岗位。
之前刷到过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说要是想 35 岁退休,而且一年只花两万块钱的话,至少得存够 50 万才能安心躺平。这两万块钱里,不光要包含个人社保、衣食住行的开销,头疼脑热的小病治疗费得算进去,就连人情世故随份子的钱都得从这里面抠。这么一来,房贷、车贷、消费贷这些 “三贷” 是一分都碰不得,不然别说躺平了,怕是连喘口气都难。

两万块单看数字,好像确实不算少,可真搁到现在的物价里,那购买力实在一般般。就拿买菜来说,随便买点肉蛋蔬菜,几百块就没了;再交个水电费、网费,一个月的零花钱眨眼就见了底。更别提 20 年后了,到时候通货膨胀一掺和,这点钱估计连基本温饱都悬。要是一年真就只能花这么点,那注定得活成个低欲望的苦行僧:商场里新上的衣服再好看,也只能咽咽口水走开;手机店里刚发布的新款机型再酷炫,心里再痒也得逼着自己不心动;家里的家电坏了,别指望换个新的,只能自己拿着螺丝刀修修补补凑合用;就算哪天头疼脑热不舒服,也只能双手合十跟免疫系统说好话,拜托它加把劲扛过去,可不敢随便去医院花钱。
这种日子,想想都觉得窒息,真要过起来,可能跟让我变成草履虫没啥两样 —— 没了任何欲望和追求,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本能,那痛苦劲儿,简直没法形容。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实现财富自由,经济允许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工作吗?
回答是:那必须滴!
想一想呀,在小镇子上买个小院子,种些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春天的时候看桃李杏梨,夏天的时候看绣求、荷花,秋天闻着桂花香摘桃李杏梨,冬天雪中折红梅。闲暇时看看书,遛遛狗,和三两好友爬爬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找些副业,培养些个人爱好,我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了呀。

又或者来个说走就走的国内自驾游,每个地方生活个一年半载,体验风土人情。做个旅游博主,看看南国的山水,北国的冰雪,东岸的海滨,西疆的草原。不做过客,不是归人,未来每个地方都是我的第二故乡,想一想就美的冒泡。

我突然恍然大悟,无论是给灵魂选一个慵懒舒适的家,还是让灵魂一直漂泊在路上,只要不工作就好了呀!
原来我只是不想工作而已。不把自己束缚在两点一线的日常中,走出去,踩出新的脚印,挣脱开,奔向广阔的天地。
但现实是,我没有经济财富自由,我还是先做这个世界的NPC,继续在世界的角落体验牛马人生吧。等存了一点钱再继续GAP,这也算是放弃挣扎的另一种躺平吧。

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