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宗馥莉开始反击了,这场家族与商业的较量,硝烟已经越飘越远。

 

在大家印象里,面对同父异母三个弟妹的步步紧逼,宗馥莉好像一直 “藏在幕后”。

 

她不在媒体前说什么,也不掺和社交平台的口战,任凭外面议论纷纷,仿佛这一切都跟自己没关系。

 

但事实是,她没真的沉默。

 

除了法庭上的遗产争夺,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商业反击,早就悄悄开始了。

娃哈哈旗舰店突然改名?这步棋藏着大动作

最近,有老顾客翻自己在天猫 “娃哈哈旗舰店” 的订单时,突然发现页面名字变了 —— 熟悉的 “娃哈哈” 标识没了,换成了 “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好奇问客服,得到的答复是:”咱们店现在是独立运营,之前确实是娃哈哈的天旗舰店,但现在名字和运营都跟原来没关系了。”

 

换句话说,这家大家认了多年的 “官方店”,其实是经销商代运营的渠道,现在被彻底剥离了 “官方” 身份。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但这时间点太微妙了 ——”遗产争夺战” 还没落幕,突然给旗舰店 “换招牌”,任谁都会多想。

 

翻股权架构一看,答案就清楚了:同源康电子商务的控股方是三捷投资,而三捷背后的大股东是杜建英。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图源:微博 @经视直播

 

这就明白了:旗舰店改名,其实是宗馥莉在清理 “杜系” 残余势力。

 

网友的反应挺有意思:有人立取关老店,跑去新号支持 “大小姐”;有人感慨 “宗馥莉下手真够狠”;还有人第一次反应过来,”原来旗舰店也可能是外包的?这些年白信任了”。

 

能是外包的?这些年白信了”。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这可不只是线上店铺换个名字那么简单,更是一场渠道控制权的收复战。

 

宗馥莉这波 “换招牌”,相当于在娃哈哈的线上地盘插上了自己的旗。

 

她不光是想让外界看到 “大小姐接管” 的决心,更是在给内部递信号:过去那些借着娃哈哈名头吃老本的渠道,要么归顺,要么走人。

 

从现在起,她不再是躲在幕后的 “隐身人”,而是亲手操盘、重新定规矩的掌舵者了。

 

三记重拳打向旧势力,每一招都够狠

旗舰店的事只是开场,真正的较量,在娃哈哈的生产销售核心地带。

 

第一招,砸 10 亿在西安建工厂

 

8 月 6 日,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的招标公告发了出来:要建 1 条高速水线、2 条奶线、1 条无菌线,配套瓶盖、瓶胚吹瓶等产线,还预留了 2 条生产线空间

 

这个基地要覆盖纯净水茶饮料、咖啡果汁、含乳饮品等全品类,总投资高达 10 亿。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图源:陕西政务服务

 

选在西安,心思藏得挺深 —— 这里是西北交通枢纽,辐射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特别方便;而且百事、可口可乐康师傅这些巨头早就扎堆在这,产业生态成熟得很。

 

把工厂建在 “对手眼皮子底下”,看着冒险,其实是借现成的供应链人才池,省了从零搭建的成本,够精明。

 

第二招,关掉 18 家老厂。

 

今年年初,娃哈哈一口气关了深圳重庆、沈阳等 18 家分厂。

 

对外说是 “优化调整”,但明眼人看得出来:这些分厂约 40% 的股份在杜建英手里。工厂一关,相当于直接掐断了她在娃哈哈的话语权。

 

之后,生产任务外包给了今麦郎等代工厂,由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公司统一签约,每瓶水抽成 0.4 。按年订单 12 亿瓶算,这就是 4.8 亿的利润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图源:娃哈哈

 

后来因为舆论争议,娃哈哈终止了和今麦郎的合作,但 “把生产权攥回来” 这步棋,已经让宗馥莉稳稳握住了主动权。

 

第三招,给经销商体系 “大洗牌”。

 

娃哈哈开始淘汰年销售额低于 300 万的小经销商,让大经销商直接接管他们的区域,减少串货和三角债的混乱。

 

这种集中化调整,虽然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能让品牌终端执行更一致,也方便总部调资源

 

这三招下来,目标很明确:让娃哈哈的商业版图,彻底摆脱老一套。

宗馥莉彻底变了:不做守成者,要做重构者

在外界看来,这些动作可能是 “捍卫嫡女地位” 的筹码。但往远了看,宗馥莉其实在干一件更难的事:给娃哈哈换 “骨架”。

 

几十年来,娃哈哈能火,靠的是宗庆后亲手搭的 “联销体” 模式 —— 一个覆盖全国、以经销商网络为核心的渠道王国。

 

这套体系在纸媒广告和线下铺货的年代特别好用,但到了电商、即时零售、全域运营的时代,它的笨重和迟缓就藏不住了。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图源:抖音

 

收回旗舰店,是她重新掌控线上触点的信号;关掉老厂,是她斩断旧利益链的试;洗牌经销商,是她把渠道集中到自己能直接调度的手里的第一步。

 

不过,这些调整背后,阻力不小。

 

2024 年 8 月,上千名在职和离职员工把宗馥莉告上法庭,引爆了娃哈哈最大的股权纠纷。

 

导火索是 2018 年的员工股权回购:当时娃哈哈以每股 3 元(后 2.6 元)的价格回购员工持股会股份,员工质疑这是用本该属于自己的分红款买断股权。

 

更让员工不满的是,2024 年 8 月,职工持股会把萧顺发食品的股权零元过户给了宗馥莉,导致职工持股会不再享有该公司权益。

 

今年 6 月,矛盾再升级:600 多名销售人员集体去宏胜公司讨说法,抗议合同转签和薪酬问题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
图源:微博

 

家族内部的裂痕也挺明显。

 

亲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公开质疑她:”接班娃哈哈,不该先想怎么做大、怎么赚钱、怎么大刀阔斧改现状;首先该想怎么做好事、做慈善,让大家认可你……”

 

随着 “遗产争夺战” 发酵,经营危机也来了尼尔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 AD 钙奶在华东销售额暴跌 37%,曾经占 18% 市场份额的娃哈哈纯净水,现在只剩 12%。

 

但宗馥莉没打算退。

 

她已经放弃了父亲晚年设的芯片公司,注销日期定在 2025 年 7 月 28 日。那是宗庆后唯一亲自控股的高科技项目,也意味着女儿对父亲 “多元化试探” 的温柔告别。

 

她要的娃哈哈,更聚焦、更直接 —— 水、茶、五大品类全面发力,多渠道一起上,终端说了算。

 

一句话,她不想做守着家业的继承者,要做重构游戏规则的人

从 “公主” 到 “女王”,她在改写娃哈哈的故事

从旗舰店到新工厂,从供应链到经销商,宗馥莉出的每一张牌,都在和旧模式正面刚。

 

这些动作短期效果未必都好,但长远看,她在为一个更集中、更现代化的娃哈哈铺路。

 

这一年,她的身份在悄悄变:从 “宗庆后的女儿”,到 “娃哈哈实际掌舵人”;从遗产争夺的当事人,到改革战场的发令者。

 

市场买不买账,消费者认不认可,还得等时间给答案。

 

但有一点能确定:

 

宗馥莉已经不是那个站在父亲身后的继承者了。她正在用一场场看似商业调整、实则权力洗牌的战役,把自己的名字,刻进娃哈哈的下一章。

 

我是包小可,每天写这些生活琐碎,只想让自己再坚强一点,不能倒下。如果你们无意间刷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们点个关注➕❤️,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打赏才是我努力生活下去的动力!在此深深感谢🙏🙏🙏!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拿下杜建英-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