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网10月18日消息,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AI什么都会了,孩子为何还要上学?学物理、化学、语文还有意义吗?” 成为大众热议的疑问。
对此,周鸿祎从AI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为这一困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鸿祎首先指出,大众对学习存在“将知识等同于信息存储”的误解,学习的本质并非把书本知识搬进大脑。
物理教的不是公式,而是建立模型的思维;化学教的不是方程式,而是理解变化的思维;语文教的不是词汇,而是精准表达的思维。
这些思维框架,直接决定了人们能向AI提出何种质量的问题,而问题质量又影响着AI给出答案的深度。
在周鸿祎看来,AI时代的基本功,不是记更多知识,而是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在脑子里训练自己的模型、锻炼能力。
比如问题拆解能力,能把复杂需求拆成可操作的具体步骤;调试思维能力,结果不对时知道从哪排查;系统性思考能力,能理解各组件间的关系和影响。这些能力,都得靠传统学科训练才能获得。
周鸿祎进一步强调,AI是“超级聪明的助手”,但需搭配“会思考的人类”。若一个人连需求都表述不清,即便没有AI,在工作中也难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