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30万存款之后,为什么你还是很穷,也不快乐

手里有 30 万存款,为啥还是不快乐?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 很多人觉得,有钱的日子比神仙还舒坦。
可回到现实里,不少人攒到 30 万存款,照样愁眉苦脸,总觉得自己还是个穷人。尤其是中年人,手里攥着钱,却一脸茫然 —— 这样的状态,太常见了。

01 这 30 万,多半是 “抠” 出来的,却不敢花

普通人想攒 30 万,太难了,多半是从牙缝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村里的伯母就是这样:一辈子守着几亩地,伯父农闲时打零工,土鸡蛋攒到赶集日卖掉,儿女给的红包拆开就存起来…… 任何能攒钱的机会都不放过,还撂下话:“除非得大病,不然一分钱都不能动。”
直到她过世,那笔存款几乎没动过,最后全留给了儿女。
人啊,要是只赚钱不花钱,存款就成了一串数字,哪来的快乐?
塞・约翰生说:“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最幸福,因为他能享两种快乐。” 可太多人只有 “赚钱的苦”,没有 “花钱的甜”—— 甚至连赚钱都是被逼的,靠卖苦力换回来的。
李白能 “千金散尽还复来”,可天底下就一个李白。咱们普通人总怕:钱一花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手里攥着 30 万,日子还是抠抠搜搜,和以前没存款时没啥两样,快乐自然挤不进来。

02 要么不敢花,要么一花就负债

网上有个 “30 万存款定律”:攒到 30 万,就觉得自己有钱了,想享福,于是买车买房、换换房,大笔消费一出手,存款没了,还背上几十万负债,成了房奴。
日子反而不如没存款时踏实 —— 万一资金链断了,天都要塌下来。
所以多数人有了存款,过得比谁都小心,生怕踩坑,总担心 “哪天又变穷了”。
更扎心的是,现在的 30 万,在大宗消费面前根本不够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万元户” 能在县城买套房,那叫一个风光;现在 30 万,说不定连个首付都不够。
钱在贬值啊 —— 手里的数字没少,能买到的东西却少了,能不焦虑吗?
想过买黄金、基金保值,又怕赔了;想做点小生意,30 万刚够启动,能不能撑下去心里没底;加上孩子上学、老人养老,处处要花钱…… 手里的钱像块烫手山芋,拿着慌,花着怕,哪来的快乐?
有了30万存款之后,为什么你还是很穷,也不快乐

03 一上网就觉得 “我太穷了”,越比越憋屈

打开手机,到处都是 “存款排行榜”“富人生活指南”:有人说 “一座城市里存款 500 万的家庭有十几万”,有人晒 “年薪百万日常”,连亲戚里都可能有个在大厂当管理、年薪几十万的……
俗话说 “人比人,气死人”。没存款时,知道自己比不过,干脆不比;有了 30 万,反而忍不住抬头看,越看越觉得自己寒酸 ——“原来我还是底层人”。
打工攒钱,抠门过日子,连把存款数说出来都觉得丢人。 从心里就没觉得自己 “富”,快乐又从何谈起?

04 想快乐,得先学会 “跟自己比”

其实啊,30 万存款能不能带来快乐,全看你怎么想。
别人喊你投资,可能是想赚你的钱;别人晒高薪,那是少数人的事;别人比你富,跟你有啥关系? 别被外人的话带偏了。
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最可怕的不是想赚钱,而是总爱攀比。
不如多跟自己的过去比:几年前可能还身无分文,现在有 30 万了;以前买东西要犹豫半天,现在应急不用愁了…… 这样一想,就会发现:自己真的进步了,该欣慰。
手里的 30 万,不是用来跟别人比的,是用来让日子踏实的。 踏实了,快乐自然就来了。
我是包小可,在柴米油盐里慢慢懂了:钱是给生活兜底的,不是用来较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我们都能攥着自己的存款,过出自己的舒坦日子。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有了30万存款之后,为什么你还是很穷,也不快乐-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