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社会上的 “戾气” 好像越来越重了
大家好呀,我是包小可~
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社会风气变了。
说得准确点,还是用我前几年提到的一个词:“戾气”—— 变得越来越重了。
简单说就是,
你说一句话,总有人能怼你十句;
你能说这就是人性之恶吗?
我觉得,不能就这么简单下结论。
我更愿意相信:
2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 “高压 + 高感知” 社会。
每天醒来,一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信息就涌了进来:
最可怕的是:
你明知道生活不容易,却没地方倾诉;
你积压了一肚子压力,却没人能懂你。
那怎么办呢?
只能骂出来、怼出来、喷出来。
戾气,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是压力积压过度后的一个出口。
网络的匿名性,就把 “恶的冲动” 放大了。
很多人在网上说的话,在现实里是万万不敢说的。
在虚拟空间里,身份被隐藏了,道德被暂时放了假,情绪也被无限放大。
有人把网络当成了发泄场、审判场、战斗场,管陌生人做了什么呢,自己只是想找个机会 “打一架”。
于是你会看到:
戾气,
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变成了一种 “群体狂欢”,而那些 “讲理的人” 反倒成了 “不合时宜” 的异类。
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我们不得不说:资源感知的极度不平衡。
房价高、内卷重、物价涨、工资低、机会少……
人人都像在抢一张桌子上最后一口饭。
这种不安和焦虑,会在潜意识里把别人当成 “竞争者” 或 “对手”。
比如:
看到一个人成功了,不是祝福,而是酸溜溜地想:“他肯定是走后门了。”
看到一个人失败了,不是同情,而是心里偷着乐:“活该,谁让你装逼。”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被挤压到了极限,只剩下 “你死我活” 的本能。
这不是恶,而是集体性的不安全感。
有人可能会说,我咋没感觉出来戾气重呢?
你别急,下面几个场景,你有没有听到过、见到过,甚至遭遇过:
・网络骂战成了常态:不看内容,只看立场,不讲逻辑,只讲阵营。一言不合就火力全开,互相谩骂开战。
・“毒鸡汤” 横行:什么 “别讲道理,赢就对了”“老实人活该吃亏”“善良没有用”…… 仿佛阴狠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自我合理化戾气行为:“我脾气差怎么了?”“社会就这样,不咬人就等着被咬。”
如果上面这些事,
你发现时不时出现在身边 —— 那大概率要小心了,说不定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 “泄压阀”。
4
简单点说,有能力的可以选择远离这样的环境,
那有牵挂、能力又欠缺的人呢?
一句话:不被戾气拖着走。
我这不是劝大家做圣人,而是说:你有选择的权利。
首先,面对戾气,不要对线。
这不是懦弱,而是清醒,别和情绪上头的人讲逻辑,别和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谈规则。
你真遇到个愣头青,他能豁出去,你能吗?你真放得下身后的这些人事物吗?
更重要的是,少在网上找感受,多回到真实生活里寻找意义。
网络再吵,饭还是要吃,觉还是要睡;
与其在网上骂战,不如线下读本书,见个朋友,这种感受才最真实。
当然了,
一个社会的戾气,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一个人就熄灭。
我只是说,
如果觉得对生活还有依恋,就可以选择:不去制造戾气,也不去放大戾气。
这时代已经够难了,
希望大家都能上点心,认准自己的方向,别去为难无辜的人。
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在看,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