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发布《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 引领工业AI与机器人融合新方向

2025-09-30 0 372 百度已收录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落幕,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在会上发布的多份技术白皮书引起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基于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被认为是本届工博会上最具前瞻性的成果之一,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与机器人系统深度融合的工程路径,展现出英特尔在推动智能制造生态方面的全球布局。

[MD:Title]

白皮书指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将成为新一代工业智能的核心基础,使机器人具备感知、理解、规划与行动的综合能力,从而在复杂、动态的生产环境中实现自主作业与协同控制。这一理念正逐步成为智能制造的主流方向,也标志着AI 应用正从算法实验走向系统化落地。

据介绍,《基于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由英特尔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与行业伙伴共同编制,围绕感知融合、实时推理、边缘计算协同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报告提出的“感知—认知—执行”三层架构为工业AI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使机器人能够在多模态传感输入下进行实时决策。通过AI模型在边缘侧的分布式部署,工厂可显著降低数据延迟与能耗,实现更高的设备利用率与生产安全性。

会后,我们采访了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机器人系统首席方案架构师杨洪。作为该白皮书的主要作者之一,他长期参与英特尔在机器人系统架构、边缘智能与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具身智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具备可理解、可决策、可执行的能力。”杨洪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具备环境意识和任务理解,通过计算架构的优化,实现真正的‘人机共智’。”

杨洪及其团队主导了白皮书中“具身智能系统架构与算力协同设计”方案研究。他们提出的多层实时计算框架通过优化CPU、GPU及AI加速单元之间的协同,使机器人在多传感器融合与任务切换中实现了更高的响应速度与能效比。该解决方案已在富临精工智能制造基地成功应用,智元机器人A2-W在长达3小时的连续工作中展现了卓越的自主作业能力,包括主动任务识别、动作策略规划、导航避障、拆垛搬运和精准货架归类。在单班完成800余个周转箱的搬运任务,全程零失误,显著提升了生产线的效率和稳定性。方案为智慧工厂提供了高效能、低成本、强泛化的机器人系统,加速了智能制造的转型进程,被业内评价为具身智能落地的重要突破。

此外,杨洪还提出了“Edge+AI+Robotics”融合架构的实现思路,打通了机器人从算法训练到部署执行的完整技术链。他指出:“过去机器人更多是机械执行者,而在具身智能架构下,它们可以在感知、执行之间形成闭环反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控制。”

[MD:Title]

随着制造业迈向数字化和高端化,AI 与机器人融合被视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白皮书提出的Edge+AI+Robotics”的融合架构为工业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在边缘端实现AI实时推理与任务调度,在云端完成跨场景协作与模型更新。该架构被多位业内专家评价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能够有效支撑智能生产线的自适应调度与跨任务协同。

白皮书还强调,未来具身智能的推广离不开开放标准和国际协作。英特尔提出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与互操作标准,以加速机器人在不同平台与行业间的迁移与扩展。这一理念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及IEEE 在机器人安全与互操作标准制定上的方向高度一致。

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展示了英特尔在工业 AI 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也反映出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共同趋势。业内专家认为,英特尔的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机器人系统的标准化与国际协同,为全球产业链带来更高的开放度与创新活力。

在接受采访时,杨洪表示:“我们相信,具身智能将成为制造业未来十年的核心支柱。它不仅提升生产力,更为人机共存的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目前,英特尔计划继续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联盟合作,推动具身智能在工业、医疗及物流等关键领域的应用示范,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生态。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英特尔发布《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  引领工业AI与机器人融合新方向-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