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浦江开源鸿蒙生态大会”在浙江浦江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浦江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开鸿)联合主办,浙江开鸿智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开鸿智浦)承办,以“开源鸿蒙数智浦江,构筑县域AI高质量发展新基座”为核心主题,紧扣浦江县域数字化发展实际需求,浙江省、市、县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商万物智联时代下开源鸿蒙产业生态的构建路径。会上,开源鸿蒙(金华)应用创新示范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这一开源操作系统从技术理念到县域级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县域数字化迎来“根技术”底座,浦江成为全国先行样本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业务发展部部长付海巍在致辞中指出,开源鸿蒙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根社区,正以其开放、协同的技术特性,为县域经济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此次开源鸿蒙(金华)应用创新示范中心揭牌,将助力浦江打造开源鸿蒙全县域全场景应用示范,依托与深开鸿及其他生态企业的战略合作,其打造的开源鸿蒙城市数字底座在各行业形成标志性应用成果,为全国县域数字化建设探索可复制的“浦江方案”。
浦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熙表示,浦江将积极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浪潮,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生态培育,加快从芯片、智能终端、开源鸿蒙适配到应用场景建设的全产业链发展,构建“治理创新试验田+产业跃迁孵化器+生态协同枢纽点”的三位一体模式,努力成为“开源鸿蒙生态示范县”。
会上发布了浦江县开源鸿蒙产业政策,涵盖场景示范、产品适配、标杆培育、应用开发、数据集建设、算力保障、生态创新中心建设、AI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生态引育与基金扶持等重点方向,全面推动形成以“浦鸿”为样板的开源鸿蒙县域发展体系,持续促进人工智能在浦江的深入应用与创新发展。
从理念到实践:浦江系统推进开源鸿蒙全域落地
开源鸿蒙(金华)应用创新示范中心的揭牌,是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该中心将作为技术引擎和生态孵化器,推动开源鸿蒙从技术理念向县域级应用的全面延伸。
深开鸿CEO王成录在主题演讲中阐释了这一举措的战略意义:“我们将开源鸿蒙从技术层面延伸到县域级应用,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升级。”他指出,开源鸿蒙能够有效破解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碎片化、协同难等痛点,为打造县域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开源鸿蒙(金华)应用创新示范中心助力浦江实现“产业开源鸿蒙化”与“开源鸿蒙产业化”,建立从“场所-场景-解决方案/产品-产业”的全链条创新机制,现已孵化出智慧杆、智能锁等12类标准化产品,吸引32家生态企业落地浦江,形成涵盖芯片设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集群。未来,该中心有望升级成为省级创新中心,与城市数字底座实现双轮驱动,为县域产业转型和开源鸿蒙产业化注入强劲动能。
王成录进一步阐释了数据要素的价值化路径:“高质量数据一方面来源于当地优势产业,一方面来源于县域城市治理经验。深开鸿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开鸿安全数字底座,解决数据源头可信,汇聚广度和深度的高质量数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在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中的价值潜能。浦江在这一领域的先行先试,已经展现出显著的先发优势。”
生态共建: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技术落地,生态是关键。浦江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开放生态。这一生态不仅包括技术提供方和应用方,还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王成录认为,依托开源鸿蒙产教基地打造浙江开源鸿蒙教育高地,实现人才与科技的双向流动,是浦江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创新举措直面县域数字化进程中的人才短缺难题,通过产教融合为县域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的创新解法。
浦江的实践标志着开源鸿蒙首次实现在县域的系统化落地。对于深开鸿而言,这是其技术生态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复制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其实现从“城市试点”到“县域深耕”战略拓展的决定性一步。对于浦江而言,这一实践不仅推动了本地数字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也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可落地、可持续的转型路径,为全国县域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