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 最后都怎么了?

电脑知识网10月16日消息,性是生物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和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些人,却从未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甚至可能终生不会有。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布的一份大规模研究,在英国和澳大利亚调查了近50万人。

其中英国人40多万名,年龄39-73岁,大约1%表示从未发生过性行为,也就是超过4000人。

还有大约1.35万名18-89岁的澳大利亚人,也给出了几乎相同的比例。

结果发现,这些人确实有一些共同特征:

智力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少饮酒、吸烟和使用大麻;使用手机的时间更短;很多很小就戴眼镜;更孤独、更不快乐、更容易紧;普遍缺乏社会联系,朋友和家人的探望也更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地区,性缺失的现象更为普遍。

那些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 最后都怎么了?

是不是想起了一个词?没错,就是“书呆子”(nerd)。

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解释,首先是认知能力较高的人,往往把学习或事业放在首位,难免会牺牲亲密关系。

其次,与智力相关的某些社会或人格特质,比如内向,也可能让他们更难找到伴侣。

再者,幼年时期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经历,可能会对几十年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家庭不和睦或者破裂,比如从小戴眼镜而被嘲笑。

但也有很多人属于“无性恋者”(asexual),本身就对性体验不感兴趣。

另外,研究人员探究了数百万个遗传标志物后发现,14-17%的性缺失可以用基因差异来解释。

这涉及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可能起到了微小的影响,但暂未发现哪个基因有决定性作用。

其中,一个与性生活缺失相关的基因,在过去至少一万年间一直在持续减少,似乎正在被“淘汰”,毕竟它对种族繁衍无益。

那些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 最后都怎么了?
性缺失与其他多种性状之间的遗传重叠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那些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 最后都怎么了?-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