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网10月24日消息,今日,“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发布安全提示,消费者网购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防“数据刺客”暗中窃密的多重手段。
国家安全部表示,通过App、小程序等渠道,由手机下单将物品配送到指定位置的服务正逐渐流行。
然而,部分线上商超在提供配送服务时,为获取买家的精确配送位置,可能会在配送地图上自动标注出一些敏感区域和点位,并根据消费频次、商品偏好、社交图谱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形成该地区或点位的用户画像。
这些看似普通、用于正常经营的信息数据,一旦被窃取,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或个别别有用心之人进行窃密渗透、技术攻击等不法行为的突破口。
随处可见的自动贩卖机,可通过扫码、“刷脸”等方式购买商品,即买即取、操作简便。
然而,此类设备通常搭载录音录像、生物识别模块,并配置有动态人脸识别、红外成像等技术,能够采集周边往来人员面部特征和使用者的虹膜纹路等生物识别信息。
个别设备开启刷脸功能获取人脸数据后,还会进一步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性别、出生年月等个人隐私信息。
若其后台连接的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入侵,进而引发数据泄露风险。
国家安全部称,电子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便利生活触手可及,但面对其中潜在的风险隐患,我们应当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