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

电脑知识网10月31日消息,今天,微信安全中心梳理出10月热度较高的十大谣言,涵盖医疗保障、民生缴费、教育政策、交通出行、虚拟货币等多个领域。

这些谣言或夸大数据制造焦虑,或编造虚假政策诱人上当,或篡改事实混淆视听。

微信逐一拆解谣言内容、还原事实真相,也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判断。

1、医保可报销药品仅占2%?

近期,网上流传“药监局批准药品超15万个,医保目录只纳入了3159种,仅占2%”的消息,引发关注。

真相:对此,国家医保局发文称,这种说法把基于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混为一谈、粗暴比较,刻意压低目录内药品数量占比,是明显错误的。目前,统计药品数量有多种方法:

一种是按照药品活性成分统计,统计的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的药品数量。其核心逻辑是:一种药,无论给药途径、剂型如何,无论有多少个厂家生产,只要活性成分相同,就视为同一种药。国家医保目录即按照这种统计方式,目前共有3159种药品。另一种是按照药品批准文号统计,即统计药监部门批准颁发的每个具体药品上市许可的“批准文号”数量。其核心逻辑是:同一种药,因生产厂家、剂型、规格不同,有不同批准文号,会被认定为多个药品。

若对医保目录内3159种药品的批准文号进行换算,其批准文号超7万件,约占全国市场有销售记录药品的63%。能满足绝大多数临床需求,对癌症等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网站)

2、北京代缴采暖费还能打折?

供热季临近,缴费正当时,但近期网络上却出现了“可以打折代缴采暖费”的信息。

真相:北京热力声明,北京热力不会授权个人代收代缴采暖费,市面上“代收代缴”采暖费的行为均与该北京热力无关,并对相关代缴采暖费的行为均不予承认。多地热力公司也已发布紧急提示,此为虚假广告,实为不法分子布下的骗局,用户在进行采暖缴费时,应警惕“打折代缴”骗局。(“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3、无需赴杭、连缴10年杭州社保可享杭州退休待遇?

近期,有网民称在社交平台多次看到关于杭州出台新的社保政策,其中提到,“本人不去杭州也可自费交杭州社保,连缴10年就可落户杭州,享受杭州的退休待遇”。

真相:对此,杭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网传所谓“政策”都是不实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行全国统筹,杭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待遇领取条件、养老金水平等按照全国统筹政策统一执行。近年来,杭州未出台过任何新的政策。(新华网)

4、上海、成都取消中考?

近期,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包括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成都市教育局也公布将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共8所。相关消息引起关于“取消中考”的猜测。

真相:对此,上海市教委10月22日辟谣称“长周期贯通培养的实质是对课程进行统一设计,实现资源的贯通使用,并非取消中考”。

同日,成都市教育局也明确回应,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与“试点取消中考”并无直接关联。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勿信谣、传谣,一切教育政策请以官方发布为准。(“上海网络辟谣”“网信成都”微信公众号)

10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

5、广东虎门大桥10月起封闭维修?

近期,网络上流传“虎门大桥10月起封闭维修”的消息,引发关注。

真相:经东莞日报记者核实,该信息不准确。9月29日,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明确表示:虎门大桥在2026年春节前不会采取全封或半封措施,具体封闭时间及方案,目前均未确定。据悉,此前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曾发布过相关评估前的公示,其中提到预计开工时间,但并非实际施工时间。(“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东莞日报)

6、“π币”能兑换啦?

社交平台上,有网民发短视频称“现在银行营业厅已经开始审批π币了”,引发关注。

真相:经核实,该作者表述系不实信息,视频内容发的是某地区为民服务中心的“π”型审批师专窗,与网传的“π币”没有任何关系,是对“π”型审批师专窗的曲解。

“π型审批师”是指至少拥有两个领域专业审批知识,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审批人才。“π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采用独特的挖矿方式和集中化网络架构,是英文Pi Network的简称。其实,已有多地网警发布风险提示,“π币”免费挖矿是倒卖用户个人信息骗取钱财的骗局。

“π币”能兑换人民币的消息也是假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我国货币发行唯一的合法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π币”这类虚拟货币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与人民币不存在兑换关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经济日报)

7、克拉玛依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20名人员?

近期,某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克拉玛依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20名人员,本地居民优先”“成人学历提升可获全额奖学金”等,引发关注。

真相:经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核实,该局从未授权或组织此类所谓的“公开招录”活动,也未推出过“取消笔试”“限招120人”“本地居民优先”等招录政策。相关信息中提及的“成人学历提升”项目,以及“全额奖学金”“考试通过返还全部学费”等宣传内容,均属虚假。网传信息系谣言。(“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8、四川达州大竹县发生洪灾?

近期,网上流传“四川达州大竹县发生洪灾”的视频,引发关注。

真相:经查,该视频系网民廖某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通过截取其他地区灾情画面,并配文“大竹”进行剪辑后,发布至短视频平台,造成不良影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廖某予以行政处罚。(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9、新疆于田有30万亩荒地出租?

近期,有网民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称“新疆于田30万亩荒地出租,前三年免费,需要自己开荒,开荒完种植后每亩补贴1300元,合同50年”,引发社会关注。

真相:经新疆于田县自然资源局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目前于田县自然资源局未曾与任何企业或个人签订30万亩土地承包合同,也未曾发布过任何相关信息。(“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和田网络举报辟谣)

10、高层建筑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

有传言称,高层建筑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的类型、风速风向、温度湿度以及楼房周围的环境等,并不会聚集在特定的楼层,也并没有“哪一层污染物浓度更高”一说。

有媒体曾与某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对不同楼层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对粒径比较大的污染物来说,楼层越高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而对于粒径比较小的颗粒物来说,在30层以内浓度差异并不大。(“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10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10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