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是否要向隐藏式门把手说再见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一些人认为,隐藏式门把手虽然美观,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不太方便使用,是否应该继续使用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仍在持续中,各方观点不一,关于是否放弃隐藏式门把手的讨论正热烈进行,因其在美观与实用性之间的权衡备受关注。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引发了公众对汽车门把手设计的热议,许多人误以为隐藏式门把手将要被淘汰,但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后,我们发现实际上是对该类门把手进行规范化设计的要求。 市面上的门把手设计由于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的差异,可能存在识别困难、操作不便、结构失效等问题,增加了逃生与救援的难度,工信部强调需要针对隐藏式车内门把手和应急式车内门把手设计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并确保这些标志的可见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进行逃生。 在追求美观的同时,许多车型的内饰设计忽视了与安全性相关的元素,双闪按钮被隐藏在不易触及的位置,应急内拉手也如同捉迷藏般难以找到,这些设计往往令人感到困扰,甚至让人怀疑设计师是否真正驾驶过他们所设计的车辆。 对于隐藏式外门把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在普通家用车上是一项减分配置,虽然隐藏式门把手能够保持车身的整洁线条,但在实用性上确实存在缺陷,对于不熟悉的乘客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确定如何打开车门,而在安全性方面,全隐藏式的门把手在碰撞后可能存在结构失效或电路故障导致无法弹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如果车辆的中控锁未解开,任何形式的门外门把手都无法打开车门。 进入电动化时代,一些国产车采用全隐藏式门把手作为智能化、科技感的宣传卖点,厂商还声称,这种设计可以降低车辆风阻,提高续航表现,数据显示,全隐藏式门把手对风阻系数的降低影响有限,除非整车设计达到极致,如大众XL1那样,这些细节才会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家用车来说,设计仍应以实用为主,过于追求智能化只会让人产生困扰。 汽车设计需要在美观和实用之间取得平衡,在追求创新的同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车企能够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