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懂:没负债还存百万?大多是社交媒体的幻觉
现实哪是这样?不是说这种人少得可怜,简直就是没几个。
绝大多数中年人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房贷常常占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手里能随便花的钱就没多少了。接着是孩子上学,几年下来少说十几万,往后还越来越贵。再就是看病和保险,自己体检、给父母做手术,分分钟就花掉一大笔。
有人说自己月薪八千,好不容易存了五十万。可碰上大事,这些钱瞬间就没了,自然成不了传说中那种有百万存款还没负债的人。更糟的是,要是家里主要资产是房子,赶上房价跌了,想卖都卖不出去。有些家庭看着有房有车,账面上值上百万,可手里的现金可能还不到十万。
现在社会资源分配还不够好,保障体系也有欠缺。人们只能在医疗和教育上多花钱,房价再高也得扛着。所以说,房子再多,也只能算纸上的财富。遇到麻烦时,要是没及时买保险、存点应急的钱,中年人真经不起一点风浪。再加上现在到处都在推消费,分期、信用卡额度很容易让人过上假精致的日子。
表面上看着风光,说到底不过是过成了 “收入减负债” 的循环。这样的日子,哪还能指望存到一百万?
对普通人来说,想在高压下喘口气,还是得做好最基本的财务规划。把保险当成防风险的工具,重疾险、医疗险再加上稳当的理财,都能帮着缓冲意外。收入能有主业加副业,中年人面对不确定时也能从容点。这看着不容易,却是必须做的事。
毕竟,个人再努力,也替代不了制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