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十年外交战略分析

印度最近十年外交战略分析

2022 年 7 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遇刺的消息震惊世界。让人意外的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反应比日本人还激动 —— 不仅专门写文章回忆两人友谊,大夸安倍对印日关系的贡献,还宣布印度全国哀悼一天。

 

这波操作让日本人都有点懵:我们自己都没给安倍搞全国哀悼,印度倒是比谁都积极

 

当时,美国总统拜登也出来表态,说安倍 “对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充满热情”,暗示日本得把这事儿延续下去。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秒懂,立马承诺 “继承安倍遗志”。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过去,南亚局势就翻了天。

 

今年 7 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访华时说 “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还宣布解除长达五年的对华签证限制。这一系列操作,被外界看作中印关系缓和的信号

 

而安倍当年力推的 “印太战略”,也就此彻底成了泡影。

一、安倍的 “包围圈”:想拉印度一起围堵中国

2007 年,安倍访问印度时,在议会发表了一场 “两洋交汇” 演讲,野心昭然若揭。他说要在 “欧亚大陆外缘” 搞一个 “自由与繁荣之弧”,还特别强调 “日印合作是关键”。

 

说白了,就是想拉着印度搞个 “大亚洲”——日本在太平洋一头,印度在印度洋一头,把中国周边国家串起来,形成包围圈。这想法,跟二战时日本 “大东亚共荣圈” 的路子,有点异曲同工。

 

那会儿美国还在搞 “亚太再平衡”,重心在东盟和南海,没把印度当回事(毕竟印度以前跟苏联走得近)。这就给了安倍机会。

 

2016 年,安倍提出 “两洋汇合” 战略,把印度洋也拉进来,顺理成章把印度推到 “遏制中国” 的关键位置。在日本撮合下,印度跟美国签了《后勤交流备忘录》,能互相用对方的军事设施,这算是美印关系的转折点,也是中印关系变差的前奏

 

有了美日撑腰,印度开始在对华问题上跳得很高:2017 年拒绝参加 “一带一路” 论坛,同年 6 月就爆发了洞朗对峙;2020 年 6 月,加勒万河谷冲突更是让中印关系跌到冰点 —— 印度军队偷袭我军,结果被打得损失惨重,成了印军的 “耻辱日”。

 

之后,日本趁热打铁,拉着美印澳搞了 “四方安全对话”(Quad),还组织联合军演,处处针对中国。我国直接点明:这就是 “亚洲版北约”。

二、产业转移黄了:印度想当 “世界工厂”,结果成了笑话

中印关系变差,背后还有个算盘:印度想趁机抢中国的 “世界工厂” 地位

 

莫迪对安倍那么 “深情”,不光是因为战略,更因为安倍承诺推动日本企业去印度建厂。2018 年中美贸易战后,西方喊出 “中国 + 1” 战略,想把部分产业从中国迁出去。印度觉得这是天大的机会。

 

安倍给印度画了个饼:日本握技术,印度搞生产,把中国踢出去。日本政府甚至掏钱补贴企业迁到印度,丰田、胜美达这些企业都动了心思。印度自己也推出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砸钱吸引外资,目标是 2025 年让制造业占 GDP 的 25%。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

 

中国这边,反手跟东盟签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国家能依托中国的产业链搞生产,越南甚至从中国买电开工。反观印度,得自己从头建供应链,富士康去了才发现,连配套供应商都找不到,成本高得离谱。

 

更要命的是,印度想从中国买重型设备、电子制造工具,要么缺货要么运不过去(有人说是制裁,也有人说是印度商人口碑太差没人愿做)。结果就是,印度企业成本比别人高 3-4 倍,毫无竞争力。

 

到 2025 年,印度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不仅没到 25%,反而降到 14.3%。所谓的 “激励计划”,钱基本只花在了苹果组装线和仿制药上,其他全黄了。想取代中国当 “世界工厂”?纯属做梦

三、俄罗斯的石油,戳破了美日的美梦

真正让安倍战略崩盘的,是俄罗斯的石油。

 

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居然想拉俄罗斯加入 “印太倡议”,这可把美日看傻了 —— 他们的 “包围圈” 里,怎么能有俄罗斯?

 

但印度有自己的小算盘:完全跟着美日走,印度洋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拉俄罗斯进来,能平衡一下。这波操作虽然没成,却让普京对印度有了好感。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制裁俄罗斯能源,俄罗斯只能降价卖石油。印度一看,俄罗斯石油比国际价便宜三分之一,哪还管什么美日脸色?直接疯狂抢购。

 

2021 年,俄罗斯石油只占印度进口的 2%;到 2023 年,这比例飙到 20%,印度成了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更绝的是,印度把买来的石油加工成汽油再出口,帮俄罗斯规避制裁,自己还赚翻了 —— 三家国营石油公司一年利润涨了 71 倍。

 

拜登警告印度 “别买俄罗斯石油”,印度财长直接回怼:“有便宜油不买,傻吗?”

 

为了方便交易,俄罗斯和印度甚至不用美元,先用卢比,后来因为俄罗斯跟中国贸易多,又改用人民币结算。这波操作,等于印度帮俄罗斯破了西方制裁,也彻底跟美日的 “印太战略” 背道而驰

 

加上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转向孤立主义,甚至缓和跟巴基斯坦的关系,印度在美日眼里的分量越来越轻。

四、没有赢家?不,我们笑到了最后

回头看这十年,每个国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盘:

 

  • 印度:谁给好处跟谁走,美日给战略支持就怼中国,俄罗斯给便宜油就疏远美日,结果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没捞到多少好处,还惹了一身麻烦
  • 日本:安倍的印太战略逻辑没问题,可惜把宝押在了印度身上,忘了 “烂泥扶不上墙” 的道理。
  • 美国:从 “亚太再平衡” 到 “印太战略”,步步算计,最后却被印度买俄罗斯石油这步棋打乱了全盘。
  • 俄罗斯:靠卖便宜油拉到印度,既缓解了制裁压力,又搅黄了美日的围堵计划。

 

表面看好像各有得失,但真正的胜利者,是我们

 

印度折腾了十年,外交上始终被外力牵着走,经济上想取代中国也成了笑话。安倍费尽心机搞的 “包围圈”,就这么被印度的 “短视” 和俄罗斯的 “石油” 给搅黄了。

 

说到底,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最不靠谱的战略。安倍的印太梦碎,或许早就注定了。

 

我是包小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里,看懂大国博弈的逻辑。与你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历史的浪花里,遇见更清醒的自己。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印度最近十年外交战略分析-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