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龙华区在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项目现场举办智能建造观摩活动,通过直播和实地参观方式,共同观摩728个模块如何像“高空拼图”一样,构建出目前全国最高的模块化产业宿舍。作为这场建筑革命的核心推动者,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以原创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为笔,以深港协同创新成果为墨,在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项目上,勾勒出中国智能建造的全新图景。
作为国内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开创者与领军者,中建海龙始终以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此次福城南项目采用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将传统建筑的“现场施工”转化为“工厂智造”,728个宿舍模块在中建海龙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完成结构浇筑、水电集成、内装饰面等全工序作业,每个模块的尺寸误差严格控制,相当于用造汽车的精度来造房子。
在模块化建筑领域,中建海龙的技术创新远不止于生产环节。C-SMART智慧建造系统为每个模块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从设计建模到工厂生产,从物流运输到现场吊装,再到未来的运维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都被实时记录、云端存储。参建各方只需扫码,就能像查询快递信息一样掌握模块动态,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让工程质量追溯变得简单高效,也让“建造即服务”的理念落地生根。
在福城南项目中,首次应用了由中建海龙联合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HyPA智能吊装机器人。这款拥有6自由度混合位姿调整能力的“建筑利器”,能在3分钟内完成模块最大5°倾斜角的自动调平,吊装效率是传统工艺的3倍。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视觉识别与AI算法的融合,有效解决了高层模块化建筑吊装的世界性难题。
从地下2层到地上28层,从一片空地到4.27万平方米的产业宿舍,中建海龙的技术基因贯穿始终。作为全国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模块化项目,这里的每一个模块都像精密仪器般被生产、运输、组装。工人不再是“工地搬砖者”,而是“工厂操作者”,施工现场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整洁有序。这种变革背后,是中建海龙对“让建筑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使命的坚守。
福城南项目的不仅创造了全国首个近百米高层混凝土模块化产业宿舍的纪录,更验证了中建海龙技术体系的成熟性与普适性。从深圳龙华的产业空间,到全国各地的民生工程,模块化技术正在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开发”的新选项。未来,中建海龙将继续深化深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让更多像HyPA机器人这样的“黑科技”赋能建筑行业,为中国建造现代化贡献更多“海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