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别让心情生病

任何时候,别让心情生病

你有没有发现,心态、心情、心境这三样,不光决定日子过得顺不顺,甚至能悄悄左右身体状态 —— 活得舒展的人,哪怕带着小毛病,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总揪着烦心事不放的人,身体往往也跟着闹情绪

 

前阵子小叔子来家里看公公,第二天就带他去医院复查。公公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医生叮嘱每半年查一次,年初查完到现在正好半年。

 

一堆检查单拿到医生面前,医生皱着眉说:“指标不太好,最好住院调理调理。” 公公却摆摆手:“我好着呢,还得回家带孙子呢!” 医生追问:“平时心慌不?喘得上气不?” 他才说:“抱娃(十公斤)上六楼有点累,喘得厉害,其他没啥。” 最后医生松了口:“不住院也行,药别停,记得定期来查。”

 

回家我问他:“真没事?别硬撑,不舒服就住院。” 他拍着胸脯说 “没事”。看他平时的样子,确实跟正常人没啥两样 —— 接送孙子、买菜做饭,家里人只提醒他按时吃药,他也从没掉以轻心。

 

这让我想起我妈。八九年前查出二型糖尿病,刚确诊时血糖飙得老高,医生反复叮嘱要控糖、调饮食。头阵子她确实上心,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后来日子久了,药没停,胰岛素也打上了,但该跳广场舞跳广场舞,该带孙女带孙女,逛超市、做饭样样不含糊。

 

偶尔会头晕,伤口愈合得慢,冬天容易感冒,但这些小毛病没耽误她过日子。每次去医院,医生看着检查单总说 “得注意”,可她实际状态,比医生描述的 “严重” 差远了。

 

反观认识的一个熟人,跟我妈、公公年纪差不多。前几年见他还好好的,这两年却总住院,病情一年比一年重,最后连班都上不了。

 

最后一次在单位见他,拄着拐杖,走两步就晃悠,感觉随时要摔倒。后来去看他两次,一次比一次虚弱。

 

想起以前跟他聊天,他总挂在嘴边的是 “没意思”“要倒霉了”“不行了”—— 全是些丧到骨子里的话。我劝过他:“想开点,乐观点。” 他却叹口气:“你年轻,不懂。”

 

这几件事凑到一起,越发觉得:心态、心情、心境,真能给生活和身体 “掌舵”

1. 心态稳了,日子就乱不了

同样是带点小毛病,有人能跳广场舞、带娃逛超市,有人却只能躺床上唉声叹气 —— 心态是关键。

 

心态好的人,知道自己有病,但不把自己当 “病人”: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只要有力气,就去做喜欢的事,绝不会闷在家里自怨自艾。

 

心态差的人,一查出毛病就慌了神,总怀疑 “是不是更严重了”,不愿见人,不想动弹,日子越过越拧巴,身体自然也跟着 “消沉”。

2. 心情顺了,身体也跟着舒坦

人生就像串珠子,哪颗没串好都容易散。心情这颗珠子,要是卡壳了,整个串儿都不顺畅。

 

公公做完心脏手术还能乐呵呵带孙子,是因为孙辈的依赖让他觉得 “被需要”,心里暖乎乎的;我妈带孙女、跳广场舞,是找到了自己的乐子,日子过得有奔头。

 

心里敞亮了,哪怕带着病,也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反过来,总揪着烦心事不放,愁眉苦脸的,身体哪能舒坦?

3. 心境宽了,人生就稳了

《活出生命的意义》里,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奥斯维辛幸存者。他在集中营里见过太多人被痛苦压垮,但他自己靠着对妻子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硬是撑了下来。他说:“人永远有选择态度的自由。”

 

这就是心境的力量 —— 哪怕日子难,心里有光的人,总能找到往前走的劲儿。

 

普通人的日子,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不过是今天有点烦,明天有点难。可要是能稳住心境,不跟自己较劲,不跟日子置气,踏踏实实过好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老话说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实藏着最通透的心境。

 

这世上的事,大多由不得我们,但心态平不平,心情稳不稳,心境宽不宽,是自己能说了算的。把这三样调顺了,身体自然会给你正向反馈,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坦。

 

我是包小可,在柴米油盐里琢磨生活的道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我们都能带着好心态,过好每一天。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任何时候,别让心情生病-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