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包小可~
30 岁的小杨哥,似乎还想再 “疯” 一次。
小杨哥加码 400 万,押注 “新阵地”
大家都知道,注册资本增加,往往意味着企业在业务扩张或战略调整上有了新动作。
在我看来,小杨哥现在做的,也是很多电商主播在努力的方向 ——把供应链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从长远来看,如果这套供应链体系能顺畅运转,甚至可能支撑起独立 APP 等更大规模的自营业务。
这款 APP 瞄准的是核心粉丝群体,设有会员区、短视频频道、直播板块,商品涵盖休闲食品、美妆护肤、日用百货等,大概几十款,主打自营产品驱动。俨然是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 “新阵地”,甚至有点和抖音分庭抗礼的意思。
“小杨臻选 APP” 更像是一张 “私域名片”,能让粉丝和内容持续连接,不再完全依赖第三方平台的流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杨臻选 APP” 首播时观看人数只有 200-300 人,和当年 “疯狂小杨哥” 的爆红盛况相比,差距明显。
三只羊转型 “卖课”,集体开拓海外
退居幕后的小杨哥,似乎成长了不少。
28 天的万羊计划课程价格还有过调整:2024 年 12 月的二期课程售价 980 元,今年 2 月到 5 月的三期课程就涨到了 19980 元。学员可以获得小杨臻选的推广授权,还能共享三只羊的供应链资源。
今年 3 月,三只羊缴清了罚没款,按 “退一赔三” 标准完成了赔付,还接受了 89 项整改指导,最终获评 “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我们能看到,交钱认错、整改供应链、承诺品质、上线会员制…… 三只羊正在一步步重建信任,梳理经营基础,为 “复出” 铺路。
大徒弟小黄在 TIKTOK 上也做得有声有色。
从 2024 年 4 月起,他们团队的海外 MCN 在东南亚已经冲进了前三。
总体来看,三只羊还是离不开粉丝经济,但同时也在探索出海和幕后的供应链布局。
不过,大小杨哥能不能顺利 “杀回” 抖音,现在还不好说。
超头网红正在慢慢 “退场”
从小杨哥的淡出,我们能发现一个趋势:超头网红正在慢慢消失。
过去几年,大家总习惯看到 “现象级” 网红的诞生:短时间内涨粉千万、全网跟着讨论、品牌商挤破头合作;
去年下半年,“听泉赏宝” 凭借独特的鉴宝风格,再次证明流量的 “魔力” 还在。
但到了今年,这样的 “爆款” 明显少了,平台在 “推谁” 以及 “推到多高” 上,变得更克制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 “运气” 砸中的人。
有个卖葱油饼的摊主,因为投饼动作像投篮被叫做 “跳投哥”,一条视频就让他涨了两百多万粉;
还有 “歌红人不红” 的情况:一句 “八方来财”“大展鸿图” 在街头巷尾传唱,却没多少人记得创作者是谁。
流量依旧在,但注意力停留的时间却变短了。
它们当然也算 “爆火”,但严格来说,并不是那种 “从无到有” 的网红现象,更像是 “从别处转移过来” 的注意力。
电商直播进入 “新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首先,流量的天花板已经显现。
短视频、直播的渗透率已经接近极限,新增用户有限,平台进入了 “存量竞争” 阶段。
有限的注意力必须 “精打细算”,与其押注一个完全未知的个体,不如把资源投给那些 “可预期、易管理” 的账号,这样能更稳地保证投入产出比。
更关键的是,过去那种 “高举高打” 的 “造神” 模式,在如今的监管和舆情环境下,风险大大增加了。
在这种背景下,平台和用户的选择都趋向保守:不再追求 “一夜爆红”,而是更青睐能稳定产出内容、人设风险低的长线 IP。
这既是流量红利消退后的理性调整,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我是包小可,当脚步慢下来就会发现,主导权不在银行卡位数里,而在每一个能自由呼吸的当下。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在看,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