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电脑知识网消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超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上的观点,戳中了当前纯电车发展的核心痛点。
他表示,纯电车虽然优势显著,但车型增大、里程需求提升时,续航达成率会大幅下滑,高速场景下甚至仅为5-6折,且在北方、西北低温环境中续航衰减更明显。
对此,他认为:国内市场纯电更适配小型车,广汽PHEV这类泛内燃机化技术更适合中大型车。
这一观点并非否定纯电技术,而是基于实际使用场景的理性判断。小型车多服务于城市短途通勤,日常里程需求低、充电频次易把控,纯电的低成本、低能耗优势能充分发挥。
而中大型车常承担跨城、长途出行需求,用户对续航可靠性要求更高,PHEV “油电双补” 的特性,恰好规避了纯电高速、低温续航焦虑,更符合这类车型的使用场景。
本质上,王超的观点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选择的核心逻辑:没有 “最优技术”,只有 “最适配场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技术路线划分并非绝对。随着电池技术迭代,若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普及、超快充网络覆盖更广泛,纯电在中大型车上的续航短板或被补齐;同时,PHEV 技术若能进一步降低亏电油耗、提升电驱效率,也可能向小型车市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