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对不起兄弟们,这是一期迟到的评测,本来这篇大疆 OSMO Nano 文章是打算放在首发当天发的,但九、十月份你们懂得,新机是一茬接着一茬,测不完根本测不完,所以一不小心就延到现在。

但好在这会儿双十一也开始了,咱们这期评测来得也不算太晚~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以防大伙之前没了解过这类产品,托尼先帮各位差友捋捋产品线啊 —— “ 拇指相机 ” 这个品类,其实最早是由影石 GO 系列带火的,那些凡是跟拇指差不多大的相机,都可以叫拇指相机。

从早期的 GO 系列机型开始,影石就靠着小巧便携的拇指形态圈了不少粉,只不过因为前阵子发布的 GO Ultra 在硬件这块卷得太猛,体积变大了不少,所以这一代就改叫 “ 口袋相机 ” 了。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而大疆 OSMO Nano,属于它全新开辟的一条产品线,虽然官方把它定义为 “ 自由视角穿戴相机 ”,但由于它的相机本体依旧保持着紧凑身材,各路博主还是把它归入了 “ 拇指相机 ” 阵营。

当然说到底,这类相机最大的用处,就是让记录这件事变得无感又轻松,甭管是出门旅行、运动,还是随便拍拍日常,都不用扛着笨重设备,只要往胸口一吸、帽檐上一夹,就能边玩边录。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网上那些让人身临其境的第一人称视角视频,或者各种匪夷所思的刁钻角度镜头,十有八九就是靠这种能随手揣进兜里、轻松戴在身上的玩意拍的,你用其他设备还真不一定能拍出这种效果。

换句话说,小巧轻便、解放双手才是它们不可替代的优势。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而在体验了 OSMO Nano 这台拇指相机后,我觉得,作为在影像硬件领域深耕多年、自带一系列 “ 技术 buff ” 的大疆,底子确实扎实,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性能和易用性都在线,完成度很高。

但在一些关乎用户体验的细节打磨上,我发现它确实不如已经连续迭代好几代产品的友商来得老道。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可以看到跟市面上现有的产品一样,OSMO Nano 也采用了 “ 相机本体 + 多功能图传模块 ” 的分离式设计,相机本体通过磁吸卡扣结构固定在下方的图传模块上,只需按下卡扣就能取下来。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之所以要这么设计,实际上也是为了跟运动相机做区分,扩展更多使用场景。

比如它这相机自带 64GB/128GB 存储,本身就内置电池,通过机身上的按键就能控制相机开录,而且还支持十米防水和磁吸,这意味着,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是一台正儿八经的小相机来用。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各位千万别小瞧 “ 小体积 + 强磁吸 ” 的妙处。

普通运动相机想要拍第一人称视角,直接拍肯定不行,你得买个挂脖支架或者头戴支架,但它可以,只需在脖子上挂个磁吸绳就能直接开拍。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由于它本身才 52g,就算是跑步骑行、练滑板这种大幅度运动,存在感也很低,不会晃来晃去挡视野、绊动作,这么一来,既省了买额外支架的钱,又没了携带负担,真正做到了无感记录。

而图传模块不仅自带一块触摸屏,除了能实现实时无线图传和遥控,还能通过触点在 20 分钟内给相机快速补电到 80%,而且还内置了 TF 卡槽,就算自带存储录满也能转到 TF 卡接着录。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另外该说不说,大疆是懂设计的,不管是相机本体还是拓展舱,都使用了半透明设计,大疆之前扫地机就有半透明版,这次还有半透明,确实是技术男的浪漫~

而且半透明其实是很难做的,之前我们问过工业链,半透明设计要重新考虑注塑、点胶等等各种工艺,最终会导致成本是不透明塑料的两倍左右,并且良率也更低,所有不是所有厂商都敢这么玩。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在实际拍摄中,它的画质表现相当扎实,色彩和动态范围都很有 “ 大疆味 ”,光线充足时,画面细节和锐度都挑不出毛病,而且它还支持录制 10bit D-Log M 视频,想后期调个色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么小的机身也决定了它的上限,受限于祖传 1/1.3 英寸的传感器,这玩意夜景表现就比较一般,一旦环境光线不足,画质就会降得厉害,甚至不如一些主摄规格堆得很猛的旗舰手机。

但要是把视线从画质移到增稳上,Osmo Nano 的优势就又回来了。

相机自带的稳定模式应对日常跑动、骑行等运动场景完全够用,要是你觉得还不够稳,还能开启超强增稳,不过这模式是靠轻微裁剪画面边缘来实现更强稳定效果,画面视野会有一定损失。

说白了,现在不管是 Pocket 也好,还是 Action 也好,真要论 “ 绝对画质 ”,这些专门搞拍摄的设备,在手机面前还真不一定能占到多少便宜 —— 尤其是对上那些堆料到顶的影像旗舰手机。

但话说回来,买这些相机的人,本来就不是冲着 “ 比手机画质好 ” 去的 —— 手机是 “ 什么场景都能拍 ”,但这些相机是 “ 特定场景下拍得更爽、更省心 ”。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OK 基础功能咱就先说到这儿,下面进入 “ 不吐不快 ” 的环节,这机器用下来有让我直呼牛 X 的瞬间,也有让我眉头一皱的槽点,咱们直接上硬菜。

首先必须夸一下,大疆这个触点+磁吸的方式,真方便的一批,它支持正反盲吸,想自拍?相机朝屏幕侧啪一下吸上去就完事,想拍别人或者拍风景?相机朝着屏幕反吸就能秒切后置视角。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相比翻转屏,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

而且即便脱离图传模块单独使用,相机本体也支持正吸跟侧吸,正吸就是稳当的第一视角,侧吸那可就骚了!咔一下,直接怼到栏杆、车架、冰箱门上玩仰拍俯拍,各种刁钻机位信手拈来。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要知道传统拍摄想搞个特殊角度,三脚架、魔术贴、吸盘得折腾半天,而 OSMO Nano 不用任何配件就能让你实现磁吸自由,随手一贴就是机位,这种 “ 随地大小吸 ” 的爽感,谁用谁知道~

另外,因为这玩意用的也是大疆自家的通用卡口,所以除了大疆专门给它打造这一系列原生配件,Action 的一些配件也能跟 Nano 通用,包括大疆出的无线麦克风,拓展性这块属实拉满了。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优点夸得差不多,接下来咱们也得实话实说,聊聊这段时间用下来,几个让人有点膈应的槽点。

先说第一个,图传模块搭载的这块 1.96 英寸屏幕,是真的 “ 玲珑 ”,虽然点按、滑动调整参数啥的操作逻辑也算简单,但在用惯了手机后,在这么小一块屏幕上进行交互,体验非常憋屈。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而且它这屏幕还不支持翻转,每次我想把它倒着吸在车里天窗拍个第一视角,菜单界面直接就跟着头朝下了,多少还是有点不方便。。。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不过我最想吐槽的,还是它的存储设计。

TF 卡槽居然被放在了图传模块上,相机本体内置存储一旦拍满,想继续拍?要么老老实实把它装回图传模块,要么就花时间把相机素材导到模块 TF 卡里,还不如直接把卡槽做进相机里。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最后,可能是因为大疆怕它以下犯上,动了 Action 的蛋糕,它的功能相对来说没那么丰富。

OSMO Nano 只有一些基础的拍照、视频、慢动作、超级夜景以及静止延时等功能,相比 Action 少了人物跟随和运动延时,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它刚发布没多久,有些功能还在来的路上。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但是,这堆槽点在它 1998 的首发价面前,我觉得真不是事儿,搭配国补,这会儿它甚至能直接干到 1699 以下。

说真的,大疆这波算是把这类相机的价格给打下来了。。。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

有一说一,最近大疆跟影石的火药味是真的拉满了,前阵子影石跨界搞出来一台全景无人机,试图挑战大疆的王牌市场,结果大疆反手就推出了一台全景相机,直接杀回影石起家的老本行。

你抢我的无人机市场,我就攻你的全景相机主场,这来回较量的架势,属实是把 “ 贴身肉搏 ” 给玩明白了。

这回大疆发布 OSMO Nano,更是直接杀入了由影石开创的拇指相机市场,把这波 “ 互相偷家 ” 的商战戏码推向了高潮,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我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

一枝独秀不是春,两家互卷才够劲~

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加入,想继续在自家产品上挤牙膏?那可得多掂量掂量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机,跟友商玩起了贴身肉搏-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