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周后的碎碎念:39 岁这年,我才真正读懂生活
哈喽呀~ 忙碌的一周总算画上逗号,崭新的周末来啦!最近我对日期越来越不敏感,几月几日的概念慢慢淡了,反倒对星期几格外在意。
1. 工作第 14 年,我像个滚石上山的人
这阵子的工作状态,特像推着石头上山 —— 以半天为单位拆分任务,分了好几个层次:
一是当天必须搞定的事:要参加的培训会议、得写完的报告汇报、需及时反馈的信息任务,一个都不能落;
二是突发状况:随时打进来的电话、不停蹦的微信通知、临时加的活儿,得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回应、敲定专人解决;
三是 3 天左右能完成的工作:捋顺思路提前布置,盯紧截止日期和要求,别出岔子;
四是需要 7 天以上的任务:搭好基本框架,选对人,聊透细节,定好第一次、第二次反馈时间,根据进度随时调方向。
每天早上规划、中午总结、晚上反思,节奏紧得像上了弦。不过这 14 天里,我还是坚持每天锻炼 1-1.5 小时,就偷懒了 1 天,也算没辜负自己~
2. 人生哪有什么年龄局限,热情从不看岁数
好多人觉得,人到中年就该没热情,从日子里找不着乐子,不爱旅游、不爱掺和事、不爱抛头露面,就想安安静静待着。
其实真不是这样。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各个年龄段都有 ——20 出头刚上班的小孩,对事儿一知半解,却透着股老气横秋;60 岁退休的老前辈,对啥都一丝不苟,举一反三的劲儿像团火,又暖又热情。
所以啊,过什么样的人生,跟年龄真没太大关系,全看自己想活成啥样。
3. 人生有轨迹,39 岁前都在 “闯关”
39 岁之前,我们好像都在按既定路线走:
通过读书丰富思想,靠工作适应社会,借旅行探索世界。被贴上 “年轻” 的标签,得达成父母的期待,符合社会的标准 —— 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买房子、结婚、买车、生孩子,追着物质生活跑,还想攒个 “成功人士” 的人设。
那时候总急着扩大社交圈,主动跟人搭话,想让更多人认识自己。抢着干活、参加比赛,不放过任何公开露脸的机会,一门心思想要同事喜欢、领导看重、社会认可。
怕被孤立、怕被拒绝、怕被看轻、怕失败,怕因为年轻不受重视,怕不够努力拿不到荣誉…… 好像每天都在跟各种 “害怕” 较劲。
4. 39 岁才是人生起点?不是鸡汤,是真的
就在这慌慌张张里,居然平稳走到了 39 岁。前 38 年摸爬滚打、碰壁受挫,反倒成了全新的起点,慢慢朝着 “四十不惑” 走。
对成功失败的定义,悄悄变了;对黑暗光明的判断,也开始整合。从 39 岁起,人生的优先级突然清晰 ——先顾好自己,再考虑别人。
38 年的探索后,某天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突然就想通了几件事:
一是社会认可、领导青睐,真没自己内在成长重要;
二是被拒绝、被针对、被说坏话、有人不盼你好,太正常了,不用往心里去;
三是你不完美、孩子成绩一般、队友不靠谱、开车小剐蹭、赶不上绿灯会迟到,这些都是人生常态,接受就好。
39 岁之后,找到自己的节奏、摸清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喜欢啥,比啥都强。
工作是养家糊口的,有方法就好好干,尽力就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会长大、会离开家,有自己的人生;生活是自己的,好好爱值得的人,忠于内心,真实不矫情。
我们站在时间的长河里,等着全新的起点,慢慢往前走 ——人生啊,恰恰好,才刚刚开始。
明天回老家接闺女,到时候跟大家分享夏天的农村小院~ 小伙伴们晚安,明天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