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35岁-45岁这十年,哪怕再难,也要努力得到这4种东西,是刚需

35 到 45 岁:最苦的十年里,这 4 样东西一定要攥紧

嗨,你好呀,我是包小可~
人到中年才明白:35岁-45岁这十年,哪怕再难,也要努力得到这4种东西,是刚需
超喜欢漂亮的花花呢~
老话说 “三十而立”,但这话放现在真不太适用了。
现在的孩子读书到毕业就二十多岁了,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阵,就到 35 + 了。
有人说,35 岁到 45 岁是黄金十年,可这时候的我们,大多是有房有贷款,外加一家老小要养,日子过得最不容易。
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沮丧、会迷茫,会问自己 “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了?”
每天像陀螺一样转,看不到希望,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时,却清楚知道工作再苦再累也得扛着,连脾气都不敢发。
因为现在不挣钱,一旦惹恼上司,房贷车贷没着落不说,老人孩子的生活都成问题
这十年很难,但再难,也要攥紧这 4 样东西。

01 健康身体:中年人的 “硬通货”

人到中年,为了赚钱拼命和时间赛跑,为了升职加薪、为了签单子,喝酒熬夜是常事,一天赶几个场子也不稀奇。
前几天看到一位年轻的小说作者突然没了,我特别震惊 —— 那么年轻,怎么就走了呢?
看了原因才知道,他作息不规律,工作太拼,还特别宅、不爱运动,加上熬夜的坏习惯。
这可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我就是个超级宅、不爱运动的人,唯一庆幸的是,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为了改掉曾经日夜颠倒的毛病,我看了些书,知道村上春树为了锻炼身体,去做铁人三项 —— 游泳、骑自行车跑步
当时特别震撼,也想过运动,可至今一次步都没跑过,也就走走路、打打八段锦。
现在想想,我都 37 岁了,身体早就不是能随便透支的资本。从现在开始养好习惯,掌握身体健康的主动权,才能争取到退休年纪还能跑能跳、能吃能闹。

02 反脆弱的能力:给生活多留条 “后路”

人到中年,要面对房贷、子女教育、父母养老三座大山。
如今大环境下,升职加薪不容易,竞争力却在下滑。只靠工资收入的话,抗风险能力太弱,加上这个阶段容易职业倦怠,失业风险也不小。
以前我总觉得有编制的人生好,因为不用担心失业,不怕突然没了收入。
但话说回来,我们也能给自己多找条出路,比如做点副业,建立多个收入管道
当然,前提是主业发展到瓶颈、短时间难提升的时候。如果副业能帮到主业,还能赚外快,那才是好副业。
要是副业光消耗精力,让主业频频出错,那肯定不适合你。
结合自己的职业、擅长的事和爱好,找到闪光点深耕,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03 稳定的情绪:成年人的 “软实力”

说到稳定的情绪,此刻我真心觉得它太重要了,重要到想多说几遍!
因为写公众号,难免刷些文章,前段时间看到一篇讲父母情绪极不稳定的文,看得我头皮发麻。
那对父母因为孩子成绩没达到预期,不仅砸了家、剪了电线,还在孩子刚满 18 岁、即将高考时把他赶出家门。
这种极端做法我完全不赞同,但因为昨晚发生的事,我居然有点理解他们 —— 可能心真的被伤到了吧。
昨晚那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我来说却挺严重的。我以为自己做得挺好,看到结果才发现,太想当然了。
好在我几年前就有意识锻炼自己,没歇斯底里,没责怪打骂孩子,只是有点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但我很明确:要学会真正爱自己,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别人的事,包括孩子的,那是他们自己的,不用事事操心。
毕竟,有时候我的操心在他们看来可能是负担。我只管好好爱自己,或许他们看到我的生活状态,就知道该怎么爱自己了。
爱自己不是嘴上说说,不是满足无关紧要的虚荣,而是让自己变好、变值钱。

04 自我迭代升级:别让自己 “过期”

我们常看到电子产品升级,升级后用着更丝滑(当然,这次鸿蒙更新有点意外,微信好多功能没了,唯一好处是清爽了)。
我本人就爱折腾,从知道自媒体开始,各种学习、各种圈子都去了解了下。
怎么说呢,虽然确实有点像韭菜,但有一次(早起营)从 2016 年受益到现在。
有些人真的让我觉得可怕 —— 从来不看书、不学习成长、不升级自己,思维和处事方法能用一辈子。
遇到问题,他们不想怎么解决,只会抱怨、吵架打架,情绪失控,结果事情越来越糟,自己还气很久。
气大伤身,所以不管为了健康,还是为了过得更好,都可以试试看看书、写点东西,或者学点感兴趣的事。
别让自己停在原地,要跟着时间一起 “升级” 呀。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人到中年才明白:35岁-45岁这十年,哪怕再难,也要努力得到这4种东西,是刚需-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