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

最近刷到消息火狐浏览器中国代运营公司北京谋智火狐)“分手” 了。公告和图片大家估计都见过,说直白点 —— 这事儿早有预兆,毕竟火狐在中国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

30% 到 1%:火狐在中国的 “滑铁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火狐曾经在中国浏览器市场占过 30% 的份额,可现在呢?只剩 1%。全球市场更惨,份额跌到 2.4%,连零头都算不上。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

这背后,是中国代运营公司的 “惨状”:

 

  • 团队从巅峰时的 30 多人,缩到只剩几个 “留守人员”;
  • 办公地址找不到人,电话打不通,邮箱成了摆设;
  • 还欠下 3600 多万的债,程序员早几年就跑光了,剩下的基本是销售客服 —— 说难听点,这公司快成 “空壳” 了。

赚钱:火狐的 “变现困局”,太拧巴

火狐在中国不赚钱,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

它的收入模式太单一了:全球 90% 的收入靠谷歌 —— 把默认搜索引擎设为谷歌,谷歌每年给 4 亿到 4.5 亿美元。可问题是,谷歌在国内用不了啊!

 

没办法,火狐在中国只能把默认搜索引擎换成百度。但百度也不傻:你市场份额才 1%,值当花大钱吗?估计就是给点 “象征性的小钱”,撑死几百万。

 

代运营公司不是没试过自救:

 

  • 偷偷改用户快捷方式、装广告拦截插件,结果惹了用户反感;
  • 在浏览器里塞广告、推内容,零散得很,赚不了几个钱;
  • 想搞 VPN、广告订阅这些 “新业务”,可 VPN 在国内根本落地不了,广告订阅?国人哪吃这一套?

 

说白了,中国浏览器的 “赚钱套路”,火狐根本看不上,也不敢用。360、UC 靠广告、导航分成、插件推广年入几十亿,火狐呢?连服务器费用都得向总部 “报账”,这账怎么算都亏。

不放权:总部攥太紧,本地团队 “没实权”

更要命的是 “不放权”。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

北京谋智火狐说好听点是 “代运营”,说难听点就是 “执行工具”:技术全靠总部,日常就干干运营、删删帖,连改个 UI、加个功能都得总部点头。

 

举个例子:当年腾讯投资火狐,还打算联合做 “腾讯 TT 浏览器”,眼看着能火,结果总部一句 “不高兴”,合作黄了。这操作,放在哪个中国互联网公司身上,都得被骂 “傻”。

 

总部还总拿 “全球统一隐私” 说事,可国内要求用户数据必须存在本地;国内浏览器靠 “接地气” 赚钱,总部却不准加广告、搞插件 —— 说白了,本地团队想 “入乡随俗”,总部偏要 “一切”,这不就是逼着团队 “干看着不赚钱” 吗?

太 “清高”,反而输了市场

有人说,火狐太 “纯粹” 了,不想搞那些 “弹窗广告”“全家桶插件”,可在国内互联网圈,“活下去” 才是第一要务。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

360 靠弹窗、导航页赚得盆满钵满,UC 靠电商返利、内容推荐活得滋润,人家懂 “用户要什么,市场认什么”。可火狐呢?既想保持 “干净纯粹” 的调性,又想在中国赚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就像一个倔强的 “外来者”,带着自己的规则闯进别人的地盘,不肯低头,不肯变通,最后只能被市场慢慢边缘化。

写在最后:“水土不服” 从来不是小事

火狐退出中国,与其说是 “大势已去”,不如说是 “自始至终没懂中国市场”。

 

不放权、不接地气,让本地团队空有想法却没实权;嫌 “变现套路” 不纯粹,又找不到适合中国的赚钱方式 —— 这样的模式,能撑到现在,已经算不容易了。

 

在互联网圈,“水土不服” 从来不是小事。不懂本地规则,不肯交给本地团队主动权,再品牌,也可能栽跟头。

 

火狐的告别,更像一面镜子:在别人的地盘上,“尊重” 比 “固执” 重要得多。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火狐浏览器中国败局:不赚钱、不放权、注定玩不转-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