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包小可~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总爱
预设困难?简单说就是,不管
什么事,还没发生呢,焦虑就先
来了。
就像
孩子中考前,我嘴上说着淡定,心里却早开始翻江倒海:担心他发挥失常,又盼着他能超常发挥。等
成绩出来,看到别的
学校都
发了录取通知书,又开始坐立不安:我们的
通知书什么时候到?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结果呢?这些担心全是多余的,只存在
我的想象里。除了消耗精力,一点意义都没有。
小时候去井边挑
水,我会脑补自己掉下去的画面;爸妈回家稍晚,就担心他们是不是遇
到了危险。这种 “
灾难化思维”,就像跟
自己的影子打架 —— 后来证明全是虚惊一场,只换来提前透支的恐慌和内耗。
我们总被 “万一” 困住,却忘了生活本就有好有坏,人生剧本不会只演悲情戏。当我意识到这个
问题,就常常提醒自己:
别预设困难,别提前焦虑,这对我来说真的毫无意义。
想做一件事,就直接去做。别先琢磨 “做不成
怎么办”,把注意力放在 “怎么才能做成” 上。或许就因为
这一转念,事情真的成了呢?
从我的经历里不难发现,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它不会让
银行卡多一分钱,不会让孩子成绩突飞猛进,更不会让生活变好 —— 相反,只会让情况更糟:消耗心力、偷走
睡眠、搅乱
情绪、影响判断。
与其被焦虑牵着走,不如用这些时间做点 “托举自己” 的事:看几页书、打扫房间、做一顿饭、写点东西…… 哪怕只是小事,也比在焦虑里打转强。
焦虑可能是很多人的本能,但
我们可以把它变成行动的动力。当意识到自己在瞎担心时,立刻去做能让自己安心的事:
- 焦虑钱不够?就开始节流、记账,看看哪些支出可以砍掉;
- 焦虑健康?就从早睡、早起、运动开始,先养成一个习惯,再慢慢叠加;
- 焦虑见识少?就每天读一点、听一点,时间长了,自然会成长。
人到中年才懂,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悄悄削弱焦虑的影响。真正改变人生的,是当下的行动—— 它看似不起眼,但日积月累,好结果总会不请自来。
人到中年渐渐明白,很多人和事都不在我们的掌控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自己的心态和行动。
看不惯的事,不必理会;得不到的东西,不必执着;留不住
的人和事,就让它随风去,不必强留。要相信:日子再难,也能慢慢过顺;局面再乱,也能渐渐理清楚。
请相信:你努力的样子,一定会给人生带来转机。
当我意识到自己爱预设困难、提前焦虑后,就开始用具体的事托举自己:看东西、写东西、听播客、思考复盘…… 虽然不能说完全不焦虑了,但比以前好太多。
现在我脑子里常出现一个画面:今天的自己插着
腰对昨天的自己说:“嘿,你看,我今天又成长了一点呢!”
真的,别再为没发生的事焦虑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每分每秒。你觉得呢?
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我是包小可,当
脚步慢下来就会发现,主导权不在
银行卡位数里,而在每一个能自由呼吸的当下。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在看,也别忘了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