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要用力的走向任何人

嗨,我是包小可,今天想和你聊聊 “关系里的分寸”。

 

早上刷到一句话:“别用力走向任何人”,突然像被戳中了 —— 我们好像总在犯这个错,捧着一颗热心,却常常把关系推得更远。

那些 “用力过猛” 的瞬间,你是不是也有过?

对爱人,总想着 “我做了这么多,他该懂我的好”。炖了一下午的汤、熬夜织的围巾、挖空心思准备的惊喜…… 以为付出越多,对方就该用同样的热情回应,可往往换来一句 “你能不能别这样”。

 

孩子,见不得他受一点委屈。摔了一跤还没哭出声,就赶紧说 “不疼不疼”;玩具被抢了,立刻帮他抢回来,嘴里念叨着 “咱不哭,要坚强”。却忘了,他本可以自己学会爬起来,本可以自己说 “这是我的”。

 

对家人,总把 “看望” 当成任务。周末提着水果上门,坐半小时就走,全程盯着手机,心里盘算着 “这周的‘孝心 KPI’完成了”。却没听见妈妈说 “其实想跟你说说话”,没发现爸爸偷偷擦了擦眼镜

 

对朋友,情绪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失恋了凌晨三点打电话,明明知道对方明天要早起;工作不顺心,硬拉着刚下班的朋友喝到半夜,只顾着自己吐槽,没看见对方打了好几个哈欠。

 

对同事,刚入职就想 “混熟”。午休主动凑过去搭话,下班跟着别人去聚餐,甚至把自己的隐私当 “投名状”,结果人家背后说 “这人有点刻意”。

为什么越用力,关系越拧巴?

说到底,是没搞懂 “边界” 这回事 —— 不知道自己能给多少,也没看清别人要多少。

 

就像有人找你帮忙,明明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却嘴软说 “行”;有人对你提过分要求,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却笑着说 “没事”。一方没底线地要,一方没原则地给,关系能不崩吗?

 

“用力” 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 “强求” 的味道。学习、工作上拼尽全力是好事,但人际关系里,太想 “搞定” 对方,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

 

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你非要闯进别人的世界指手画,或者逼着别人按你的剧本走,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守住边界,不是冷漠,是保护关系的智慧

前阵子有个教训,让我彻底明白 “不越界” 有多重要。

 

同事小张要一份文件,按规定得先找小李审批,他自己沟通不顺畅,非拉着我去说情。我一时心软答应了,结果刚开口就被小李怼了:“这是他的事,你掺和什么?” 我成了夹心饼干,两边都尴尬。

 

后来我想通了:不是我的事,坚决不插手;超出我能力的忙,果断说不。哪怕被说 “不合群”,也比勉强自己、得罪人强。

 

那些让你觉得 “不舒服” 的瞬间,其实都是在提醒你:边界被碰了。这时候别犹豫,退一步,守住自己的底线。

 

古人说 “三十而立”,我觉得不光是立事业、立家庭,更要立 “边界”——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该忍,什么必须拒绝。

人到中年,不要用力的走向任何人

-End-

 

我是包小可,在读书和写作里慢慢学会和自己和解。

 

其实好的关系,就像两棵并排的树,根在地下连着,枝叶却各自舒展。不用刻意缠绕,也不用拼命靠近,保持舒服的距离,反而能长久。

 

希望我们都能在关系里找到松弛感,不委屈自己,也不打扰别人。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人到中年,不要用力的走向任何人-海报

分享本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