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十年的车,到底换不换?算完这笔账我清醒了
我去二手车平台查了查,也在 4S 店问了问,我的车现在最多能值两万多一点。这让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车虽然开了十年,但公里数不多,才七万多一点。整体车况很好,从外表看,跟新车没多大差别;性能上,我也没觉得跟刚买来时有啥不一样,不管是日常上下班,还是跑长途,它从来没掉过链子。
2
其实我自己上班,也没多大必要开车。一来路程只有四公里,一辆电瓶车就够了;二来在城区开车又堵又闹心,早晚高峰,车挪得比乌龟还慢,五六分钟的路经常要堵半个小时;三是停车太不方便,想在路边吃个早餐、买个菜,根本没停车位,有也是 “智慧停车位”,得花钱。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都是骑电瓶车上下班,这玩意儿太方便了,一路上畅通无阻,而且路边到处是非机动车停车位,想停哪儿就停哪儿,这种感觉别提多爽了。只是下雨天要穿雨衣,夏天天热要穿防晒衣,有那么点麻烦。但这对我来说不算啥,比起堵车和到处找停车位,我更愿意骑电瓶车自由穿行。
因为堵车和停车难,我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也很少开车了。学校在闹市区,每天上下学,校门口那条路肯定堵得水泄不通,而且方圆一里内都没地方停车,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个地方停下,还被拍违章,又扣分又罚款,那股火能把一天的好心情都浇灭。
没办法,我只好骑电瓶车接送孩子,这样反倒更灵活自在,就算路上车堵成长龙,我也能见缝插针,顺利通过。关键是,电瓶车能很方便地停在校门口,让我从容地接送孩子进出校门。
刚买车的头几年,因为新鲜,整天都想开车,没事就开出去溜达。每天上下班开,那会儿也不怕堵车,上街买菜也开,还有耐心到处找停车位。但现在开车上街,我都恨不得把车扛在肩上走。
一年就算叫几十次网约车应付各种 “万一”,花费也绝对比养一辆车少得多。
4
保险第一年 5000 多,后面逐年减少,我车没出过险,不过小刮擦没断过,基本都是停车时不知道被谁刮的,每次都是自己花几百块去修复漆面。去年交了 1500 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年保险费大概 2500 元。
轮胎至今换了三条。刚买车那会儿,我喜欢开着车到处跑,哪里好玩就往哪里去,那时候我们这边的路还有很多坑洼,特别是乡村道路,颠簸得厉害,先后有三条轮胎被扎破,换一条 400 元,三条就 1200 元。还好后来实施了道路提升工程,城乡道路都铺上了平坦的柏油路面,之后就再也没扎过轮胎了。好的民生工程,真的帮我省了不少钱。
十年下来,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有 11 万多,平均每年要花一万多。加上买车的 15 万,总共 26 万多,也就是说,十年花在汽车出行上的费用高达 26 万,平均每年 2 万 6 千。
这还是我开得少的情况,要是有人每年开几万公里,费用就更高了。这么一算,车买回来哪是代步工具,简直是请回来个 “祖宗” 供着,它比想象中更能 “烧钱”。哪怕像我这样,车基本停在车库,每年的保险费、年检费也少不了。
5
我之前心心念念想换辆中型车,追求那种 “质感提升”,但在沉重的持有成本、没完没了的堵车和永远的停车难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不值一提。
现有的车在大量 “烧钱” 的同时,还在快速贬值。再花二十多万甚至更多,去置换或新增一辆车,就为了享受周末或少数场景下短暂的 “高级感”,同时还要忍受日常的各种不便和持续的金钱投入。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亏。
当然,不是说大家都不该买车。如果家里钱很充足,买多贵的车都无所谓。如果是普通工薪阶层,通勤距离长,对即时出行有高频需求,生活的地方公共交通和网约车服务又少,那么买辆车可能还是最好的选择,它的价值能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