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公交站呢?本来没打算打车,点开滴滴一看,三公里只要五块九。这价格有点意外,印象里起步价也得八九块了。仔细一看,是滴滴特快,还能用券。有券不用,那不是傻吗? 我麻利下单,很快就匹配到一辆白色轿车。
司机到小区门口时,我刚好从单元门走出来。一上车,车里 “热闹” 的音乐突然把我从昏沉里拽了出来。司机大哥留个稍稍谢顶的后脑勺,我把目光移开,却被前排的饰品晃了眼 —— 一排小巧精致的粉色草莓熊排着队,还缀着珍珠似的小装饰,一看就是精心摆弄过的,看得人心里软软的。
“大哥,这是您布置的?挺好看啊。” 我没忍住搭话。
话音刚落,大哥就笑了,方向盘轻轻一打:“这要是我弄的,不就麻烦了嘛……” 话里有话,我俩都笑了。
他接着说:“我媳妇弄的,她就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我说:“图省时间呗。”
他摇摇头:“我可不爱接北京的单。” 我追问为啥,大哥叹了口气:“进了京,大概率得空车回来,成本太高;再赶上堵车,更没谱;再说,进京证一年就 12 回,还想留着自己办事用呢。”
理是这个理。我随口问了句:“那现在涿州的活儿多吗?” 没成想,这话打开了大哥的话匣子。
“不怕你笑话,” 他苦笑一声,“现在开滴滴,就跟要饭似的。”
我下意识翻了翻滴滴后台,上次打车还是 3 月份…… 原来我也成了他说的 “省着花的人”。
大哥还念叨:“表面上看着都还行,其实啊……” 后面的话没说,但又好像说了很多。
“都不容易啊!” 我接过他的话。
临下车,想跟他说句祝福,却不知道说啥,憋了句笨拙的:“大哥,发大财!”
大哥笑了,回头说:“有缘下次见啊。”
前段时间带孩子去体育工厂,门口的仓储超市正搞 “不留一件” 的清仓。那是我们常去的店,面积不小,日用品、食品都齐全。以前来,不说人挤人,结账总得排会儿队。后来…… 最近结账根本不用等,人越来越少。它也算是体育工厂最后几家坚持到现在的超市了,之前两家早就关门了。
以前选呷哺,是觉得酱料好吃。现在经济下行,用二八酱当平替,加点豆腐乳、生抽、麻油一拌,味儿也不差。
找到平替的何止是吃的。前几周想起来好久没看电影,美团上一划,好家伙,啥电影都要四五十。朋友以前说过办年卡划算,100 多块能看好多回,可我这种想起才看、想不起一年都不碰的人,办年卡纯属浪费,还得惦记着用。
…… 真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以前总觉得 “经济下行” 是新闻里的词,离自己很远。直到我为五块九的打车券心动,直到司机大哥说 “开滴滴像要饭”,直到超市关门、呷哺变贵、国企裁员……
原来难是藏在这些小事里的:是精打细算的券,是不敢喝的水,是关门时的体面,是麻酱的平替。
想起那位滴滴司机大哥,中控台上那排萌萌的草莓熊,突然有点明白它们为啥在那了。那或许,就是我们普通人的 **“软铠甲”** 吧。只要还有这点软乎乎的温柔在,就还能往前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