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朝九晚五敲
键盘、泡会议室
的人来说,“赚够
100 万” 像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我们早就习惯了用 “打工思维” 算这笔账:
月薪 1 万,不吃不喝得攒 8 年多;月薪 2 万,也得熬将近 4 年。怎么看,
都是一场望不到头的苦役。
但你有没有想过,换个
算法,这件事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赚 100 万,其实有另一种解法:
找到一个你能提供的、值 500 块的东西,卖给 2000 个人。
它告诉你,
财富的本质,从来不是靠拼命卖
时间,而是找到一套能
复制的 “价值变现”
模式。
我们大多数人,从毕业那天起就被装进了一个思维牢笼:用
自己的时间,换
老板的薪
水。
你一天 8
小时,明码标价卖给
公司;想多赚点,就只能
加班,用 12 小时、16 小时去换。
可一个人一天最多只有 24 小时,这条路的天花板,低得让人绝望。
而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早就跳出了这个牢笼。
他们从不想 “今天能卖多少小时”,而是琢磨 “能不能造个东西,让它 24 小时替我赚钱?”
这就是 **“打工思维” 和 “
产品思维” 的核心
差距 **。
错了。这个时代,你自己就是最值钱的产品。
你的知识、技能、经验,甚至审美,
都能被 “打包” 成产品。
你的知识可以打包:
我朋友老周,是公司里公认的 PPT 高手。
他没去接零散的美化活,而是花一个月,把十年经验里最实用的技巧录成线上课,
定价 4
99
元。
他把自己卖了无数次的 “技能”,变成了能无限次
销售的 “产品”。
一个文案作者,不再零散报价。
他推出 “500 元新手文案
套餐”,包含
3 版初稿、1 次修改,明码标价。
他把模糊的 “接活”,变成了
标准化产品,
客户看得明白,他也省了反复沟通的
功夫。
你的经验可以打包:
一个资深公考辅导
老师,推出 499 元的 “
面试通关套餐”,包含简历优化 + 3 次模拟面试。
他卖的不是一小时时间,而
是一个能帮人上岸的 “解决方案”。
找到你那 “500 块的东西”,本质上是盘点自己:我有
什么是别人需要、且愿意花钱买的?然后把它打磨好、包装好。
产品有了,怎么卖给 2000 个人?听起来难,但
互联网早就把这事的门槛拉低了。
基本路径就三步:
-
用内容勾来流量: 你是 PPT 高手,就在抖音每天
分享一个排版小技巧;你是文案,就在小红书发案例
拆解。先别想着卖货,用持续的价值分享,吸引对这个领域
感兴趣的人。
-
用社群攒信任: 把被内容吸引来的人,拉进
微信群。这个群就是你的 “私域池塘”,不用大海捞针,只需服务好这几百、几千个精准粉丝 —— 在群里答疑、分享干货,慢慢建立信任。
-
有了信任,成交是自然的: 当粉丝认可你的专业度,再推出 “499 元的课” 或 “500 元的套餐”,成交会水到渠成。他们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对你的信任。
找到 2000 个客户,不是让你明天就去拉 2000 人。而是先通过内容吸引 2 万、甚至更多潜在粉丝,再让其中 10% 的人,愿意为你的价值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