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干了件大事 —— 把老家的旧房推倒重盖了。
这两年俩
孩子越来越大,每次过年回家,我们四口人挤在一间屋里,总觉得又挤又憋屈。
老家原来的
房子是五间北屋,当初没建配房,最东侧的两间正房一直当
厨房用,西侧三间住人,中间是堂屋,算下来真正住人的也就两间。
想过翻新,可房子毕竟四十多年了,内墙的土坯早就不结实。两年前一次轻微震动,厨房的土坯墙都有些错位。索性干脆推倒重建,既让父母住得舒服,我们回来也能宽敞点。
房子整体东西向 18.5 米,南北向
10.5 米,加上前面 20 平的门厅,总共大概 200 平。平时就父母住,逢年过节我们一家回来,满打满算也就六
个人,建一层足够了。
原以为建房十来万、装修十来万,总共 40 万差不多能住进去。可一插手才知道,现在啥都贵 ——
材料、人工,杂七杂八处处要花钱,预算压根兜不住。
一开始
计划用砖混结构,可一看现在的红砖质量,比前几年差远了 —— 里面掺了不少粉煤灰,不是火窑烧的,是电烧的,芯子都不瓷实,硬度不够,还特别容易起碱。
思来想去,最后选了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 说白了,从地基到墙再到顶,全是钢筋混凝土浇筑,一块砖都不用。好处确实多:结实、抗震,还彻底解决了红砖起碱的
问题,可单
这一项就多花了大几万。
后面的琉璃瓦四坡五脊顶、墙体保温外装、门窗、内部简装,再加上围墙、大门、院子…… 粗略一算还得
30 多万。估计最后住进去,配上简单的家具
家电,能 60 万打住就谢天谢地了 —— 比原来的预算至少超了三分之一。
就这样,用的还都不是啥好东西,只能选中等价位、性价比高点的。
建房这事,还特别费心费脑。从规划
设计、施工方式(大包还是包清工)、用料选择,到现场监工、处理突发问题,没一样省心。半年
时间我回了十多趟,媳妇请假在家盯了将近一个月,真是操碎了心。
好在是村里自家的宅
基地,也算祖业,投点钱进去总觉得值。就盼着以后
退休了,能常回去住住。
这两年农村自建房的热潮确实起
来了,但真心觉得,在农村建房得慎重 ——
核心是先掂量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把账算清楚、考虑明白,别让这事影响了正常生活,造成太大负担。
最后想说,农村自建房还是得从实用性出发,这
才是里子,别太在乎面子。现在谁家不是过自己的日子?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啊!
我是包小可,每天写这些生活琐碎,只想让我再坚强一下不能倒下。如果你们无意间刷到
我的文章,谢谢你们点个关注➕❤️,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
打赏,才是我努力生活下去的动力!
在此深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