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 40 才懂:余生很短,别太较真
也就是说,大部分过了 40 岁的人,实际剩余的人生可能只有 20~30 年,而身体健康、能自在生活的日子,只会比这更短。(如今 80 后群体已有 2.1 亿人,其中 5%—— 也就是 1000 多万人,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二三十年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周杰伦的《双节棍》已经是 22 年前的老歌了。再过 25 年,或许一半的 80 后就不在了。很多人鼓吹 AI 时代人类能轻松活到 100 岁,但事实是,科技的进步或许能延长极少数有钱人的寿命,对普通大众而言,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当看清这些扎心的现实后,80 后该如何度过剩下的日子?我有 4 点感悟想分享,更想和同为 80 后的你共勉。
第一,放过自己:接受 “过时”,更要留下点什么
过了 40 岁,当 00 后、10 后唱的歌、说的梗、玩的潮流我们都摸不着头脑时,要坦然接受 “我们已经过时了”。这并非否定自己,而是承认:人到中年,创造能力确实在自然下滑,哪怕是天才也逃不过这规律。
第二,放过别人:尊重边界,各自精彩
活到这个岁数,该看明白了: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也很难被他人改变。对他人的过度期待,无非是徒增自己的烦恼。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没人会按你的剧本过一生。
尊重他人命运,让花成花,让树成树,不必试图当任何人的 “拯救者” 或 “指挥官”。不管是孩子、爱人、父母还是朋友,你们的人生只是一段相交的旅程,而非永远捆绑。保持适当的边界感,不远不近,或许才是相处舒服的最佳状态。
第三,主动筛选:把不开心从生命里 “拉黑”
年龄越大,越会觉得时间像指缝里的沙:年轻时觉得一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现在却觉得 10 年前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也越来越贪恋这人间烟火。主动屏蔽糟心的人和事,就是和时间赛跑的最好方式。
第四,即刻行动:把 “想做” 变成 “正在做”
虽然我们常自嘲 “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但必须清醒意识到:此时此刻,就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时刻。过完今天,我们又老了一天;过完今年,我们又老了一岁。往后能做的事只会越来越少,所以有什么想做还没做的事,趁还能做,赶紧去做,别给人生留下太多 “如果当初” 的遗憾,就像《人生果实》里那对把日子过成诗的老夫妻。
记住,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你的人生体验更珍贵,也没有任何人比你自己更该被善待。你会发现:当你为了各种关系委曲求全,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排在最后时,委屈只会越攒越多;而当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好好爱自己、活好自己时,周围的一切反而会慢慢变得顺起来。
前 40 年我们已经够拼了,往后余生,为自己活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