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们在田埂上刨了一辈子土,便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了下一代的
读书上。他们像发现了
救命稻草似的认定:
只有读书,才是垂到井底的那根绳,能让人顺着爬出去,看见不一样的天。
所以从小到大家里从不让我沾家务。吃完饭
筷子一丢,赶紧端起书本坐得笔直,摆出专心读书的样子就行。
这时妈妈会默默收拾碗筷去洗碗,爸爸会把
电视音量调到最小。柴米油
盐那些琐碎事,爸妈全揽在自己肩上。
可等我自己成了妈,突然就被逼成了个 “多面手”。
母亲的角色一落地,那些具体的责任就跟着
来了 —— 我开始学着 “高效” 做菜,窗台一字排开全是食谱,辣的、酸的、甜的,汤汤
水水、干香酥脆…… 样样都得琢磨。
然后骑上
电动车送
孩子去上课,中途拐到文具店补点
学习用具;下班接了孩子再冲去菜场,飞快挑完菜回家,
马不停蹄做午饭。
这时候才总算懂了那句调侃:“活够了就去
结婚吧,
这是绕开所有弯路,直达‘报应’。”
贾平凹在《独行》里写: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你站在小路这头,看着他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长大后,奔赴他们的新世界,我卸下一身执念,才发现自己又变回了那个不会烧饭做菜的自己。有啥吃啥,实在没胃口,不吃也没关系。
一草一春秋,一花一世界。在
家庭、
婚姻、
工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像江湖论剑般你来我往,剑气生风,剑魂逼人。走完所有心路历程,演完那些自我感动的荡气回肠,落幕之后,只剩一片萧然。
心里剩下的那些感叹,说到底,不过是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写了一出触动
自己的灵魂舞剧,而台下的观众,从来只有自己。
人生海海,不过尔尔。
我是包小可,每天写这些生活琐碎,只想让我再坚强一下不能倒下。如果你们无意间刷到
我的文章,谢谢你们点个关注➕❤️,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
打赏,才是我努力生活下去的动力!
在此深深感谢🙏🙏🙏!